近日去幾個新村里轉了轉,只見中央一個休閑廣場,四周居民住宅樓林立,外圍一圈環帶水泥路,一排行道樹……幾個新村都是一個“版本”。昔日的小河填平了,村頭的大樹移走了,一口口老井掩埋了。在這樣的“新村”里,田園風光消失了。
看了這樣的“新農村”,欣喜之余卻有擔憂。城鄉一體化不等于“城鄉一樣化”,村莊改造也不能丟掉農村固有的風情風貌。那種套用城市小區模式、用一個“版本”改造鄉村的做法,大拆大建,推倒重來,將鄉村“洋化”,城不像城,鄉不像鄉,不但耗資多,浪費驚人,也割斷了農村的歷史和傳統,毀掉了田園風光。
當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城鄉一體化,利用城鎮的輻射功能,通過道路、供水、網絡、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輸血”、“供氧”,改變鄉村原有的破舊、落后、閉塞的面貌,提高農民的素質和生活質量。但鄉村不是城市小區,它應以服務集體經濟、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為核心,新農村建設應根據鄉村特點量力而行,規模上要適度,絕不可貪大求洋。在鎮村布局中,要實事求是,合理規劃,注意延續農村的自然風貌,使鄉村更像鄉村。江蘇省出臺的指導意見“建設配套適宜,環境自然整潔,鄉村風情濃郁”,表達了這種理念。依我看,鄉村原有的古樹不應移,名宅不宜拆,老井不必填,石橋不能毀,這些都是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應加以保護。改造后的新農村,應田園風光依舊,風景更美;不光有新居,也保有村頭的古樹、河上的石橋、老宅的古井……這樣的新農村,才是人們期盼的“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