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大小子,1974年生人,我的年齡戶口本上寫的是1962年出生,我12歲就有了兒子?”牙齒已經不全的張增仁,從1997年就開始找,提供了1972年的結婚證原件和村里的證明,還是無法證明自己今年62歲。錯誤的不止張增仁,還有他的老伴,戶口本上同樣被錯錄成1962年出生。
10月18日,記者陪同張增仁再次來到邢臺內丘縣南賽鄉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答復,上次的申請市公安局退回了,這次再問問看。導致老人戶籍錯誤的原因,民警稱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材料才能更改戶籍錯誤,民警也稱不知道。這次再問什么時候有回復,民警稱不敢保證。
16日,省公安廳召開簡化戶籍措施會議,明確要求,便民措施要貼在派出所醒目位置,對于辦理的時限要有明示,決不讓群眾跑第三趟。
戶口本:
爹在“12歲時”就有了兒子
張增仁的家在內丘縣南賽鄉報子口村,穿過斜山坡的核桃樹,三間磚瓦房就是老人的住處。“老伴去給老閨女看孩子了,就我自己在家,不過材料都在。”張增仁從床鋪底下翻出疊得整整齊齊的各種證明和戶口本、身份證。戶口本上注明1997年9月9日辦理,張增仁和老婆趙贓妮都是1962年出生,身份號編號也一樣,而同一個戶口本上,張立強為1974年出生,在關系一欄,寫著長子。“這個是我大小子,39歲了,我要是今年51歲,這不是12歲就當爹了?”張增仁的牙齒已經所剩無幾,說話都有些漏風。他回憶,最早的戶口本記載都是正確的,從1997年換戶口本開始,他和老伴就一下子被年輕了10歲,“當時就找過派出所,他們說上電腦了,改不了。”張增仁覺得自己也不出門,也沒什么用,也就沒再理會此事。
2008年更換二代證時,老兩口找到派出所,又打聽戶口本上年齡錯了的事,派出所再次答復,不能改。從這開始,老兩口從戶口本到身份證全面錯誤。
當事人:
這么明顯的事,咋就改不了?
2011年,張增仁聽說村里和自己年紀相仿的,每個月可以領60塊錢退休金,他去問了問,發放的標準按照戶籍或身份證,他太“年輕”,不夠發放條件。
同年下半年,張增仁又步行去南賽鄉派出所詢問,“接待我的一個民警姓宋,讓我回家找結婚證。”這是個頗為難的條件,張增仁還真仔細地保存著,蓋著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公章的結婚證書,落款是1972年,張增仁的年紀是手寫的20歲。這張結婚證也可以證明張增仁確實1952年出生。
結婚證送到派出所后,張增仁有空就走到派出所去問問,直到過了春節,宋姓民警把結婚證還給張增仁,“他說‘以前沒找,怎么現在找了?上面不批’,就給打發回來了。”
張增仁的大兒子張立強特意趕到父親這里,就是為了證明父親不可能這么年輕,“你說這明顯的事兒,咋就改不了呢?你說這樣不行,那你告訴俺們缺啥材料也行,到底是上面不批還是沒報啊?”
辦事難:
3里山路,老人一年跑四五趟
張增仁不明白,怎么好好的戶口一下子少了10年歲數?他多次問派出所,派出所都說不知道。
2012年,弄清楚自己要想領到退休金,在戶口本上的60周歲前,還需每年繳納一筆費用,張增仁越發地上火,尤其是今年開春的一場雪,原指望賣幾個錢的核桃樹遭了災,只收了幾十個果子,里里外外,這一年要損失幾千塊錢。
原本張增仁今年10月14日就滿61周歲,按政策,2012一年,他和老伴每月60元,可領取1440塊。老兩口的年收入,滿打滿算也就兩三千元,這1000多元的損失讓土里刨食的老人心疼不已。
在2012年,老人去派出所更勤了,記者測量,南賽鄉派出所到張增仁家約3里地山路,老人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一直步行前往。“一年來怎么也得跑了四五趟,不是說所長開會去了,就是說負責的人不在。”終于有一次,張增仁堵住了一位主管戶籍的民警,“上次又說讓我拿結婚證,還要開村里的證明,我都準備好了,送去派出所,隔了一個來月吧,又說上頭退回來了,缺證明材料。”
張增仁跑得心灰意冷,索性放棄改戶口。直到他的大兒子看到本報17日刊登的《公安廳出臺簡化戶口落戶措施7項》,“說不讓群眾跑三趟,俺們這兒咋不行呢?”張立強問。
派出所:
院里談了15分鐘
18日,記者陪同張增仁、張立強父子再次到南賽鄉派出所詢問戶口一事。11時40分左右,三人進入派出所的院門,標注著戶政字樣的大門敞開著,沒看見簡化落戶手續便民措施的公示,一名著便裝的男子站在臺階上問張增仁,“干嘛哩?”張立強示意了手里的材料說明來意,便裝男子站在臺階上,沒表明身份,也沒讓張增仁進屋,“不是給你找過一次不行啊?”張增仁陪著笑說,“可這確實錯著哩,人家60歲的人都能領錢花了,我這啥也沒有,你看我都這么大歲數了,還能再活到10年后領錢?”
站在山風里,張增仁父子就在院子里開始了咨詢,詢問當年怎么就登錯了戶口,男子說,“我咋知道哩。”問現在需要什么手續能改,男子說,我也不知道哩。但是看了張立強和張增仁的身份證,承認錯誤確實比較明顯,于是打發張立強去復印二人的身份證,并讓張立強留電話給他。
張立強返回后再問,什么時候能有個回信?男子答,我不敢給你保證多長時間,只能給你問問。張增仁父子留下復印件回到家,他們才發現,男子說的留電話也沒留,便又有點擔心會不會受影響。
記者手記
為啥報紙上說的和下面執行的不一樣?
對于掌握著全省戶籍信息的公安機關而言,動動鼠標就能查詢到這對父子只有12歲的年齡差,差得離譜。卻一再地要求群眾提供不言明到底是什么的證明材料。更何況,造成新舊戶口本出現重大錯誤的,也不是當事人。
張增仁一趟趟往派出所跑,為了解決不是自己造成的錯誤帶來的麻煩,站在風里,陪著笑臉,就被一句上面不批頂回來。坐在舒適房里嚴格執行政策的民警,能否想象基層老百姓一個來回走6里地山路的焦灼?
16日,全省電視電話會議上,公安廳副廳長張士良要求各地派出所,要在醒目位置設立制度公示欄,做到公開透明,方便群眾辦事和監督。各級治安部門要強化窗口單位的日常管理,建立、完善首接事項登記、一次性告知、服務承諾、服務雙崗、去向留言、考勤抽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積極推行錯時辦理、預約辦理、上門辦理等服務方式,盡最大可能為群眾提供便利。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得到社會廣泛稱贊。
采訪結束時,張增仁粗糙的大手捏著身份證問,為啥報紙上說的和下面執行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