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日起,顆粒污染物濃度逐日升高,12日截止10時,中心城區國控點位PM2.5平均值0.234mg/m3,空氣質量重度污染。截至下午3點,8個國控監測點中有7個監測點監測空氣指數級別顯示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其中,大石西路和梁家巷兩個監測點達到了最高級別6級,嚴重污染,AQI最高達334,首要污染物為PM2.5。就連作為清潔對照點的都江堰靈巖山國控監測點,也顯示四級中度污染。(10月12日四川在線)
在高速發展的今天,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制約一個城市繼續更好更快發展的“瓶頸”性因素,甚至成為了檢驗一座城市是否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在京外籍人士因霧霾回國、留學人才憂國內霧霾拒絕回國的新聞時有耳聞。而如今才10月份,成都就已在經歷“煙籠全城霧里看花”的糟糕天氣了。自去年冬季全國蓋“霾被”以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均出臺了不少治理空氣污染的文件辦法,但實施至今,卻未見豐碩成果。而現在蓉城的遭遇,更是提早了不少,相信全國也并非這一城一地如此。
此時出現霧霾,原因有不少,但如果排除空氣流動的不利,大都歸咎于周邊村民焚燒秸稈而忽視其他“人為污染”因素,那這霧霾頑癥是治不好的!秸稈焚燒只是一時之舉,的確能加重霧霾天的形成,但日積月累的污染才應是首當其沖被想到并反思的。諸如工業企業排放、露天燒烤、工地揚塵等都是霧霾天的罪魁禍首。是政府的失職,企業的違規,還是村民市民的不良行為?需理清思緒,想想清楚。
當前,全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企業,早就要求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企業資金動力不足,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的故犯?是地方政策引導、監管不夠,還是“要成績不要空氣”的政績觀在作祟?這需要政府官員先自查自糾,細細思考、認真執行、嚴格監管,促使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創新提升,往“低耗能、低排放、低碳環保”的“三低”目標靠攏。既是為好的空氣質量著想,亦是為市民個人的身體健康著想,政府在堅決取締木碳燒烤的同時,是否在呼吁“吃客”們少吃“路邊燒烤”?同樣地,在城里搞大修大建時,政府是否考慮過工地揚塵該如何“善后”?是否對施工方進行嚴格監管?是否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降低揚塵的出現?是否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在當“甩手”政府?而面對秸稈“放家里無用、擱田里占地,只能就地焚燒”的現狀,是就地粉碎填埋沃土,還是回收制造生物能源?地方政府是否尋過良方、找過良策?是否在積極著手、解難除惑?
看似一些“不可避免”或“短期難以改觀”的事情,只要我們的政府官員去想、去做,情況總會好一些。在第十二屆華商大會舉行期間,成都空氣質量良好,這是為什么?有效的節流限排是重要原因,這說明地方政府能想到辦法、能解決問題。但大會結束才十多天,便“打回原形”。難道說是因為有重大會議舉行,所以便“晴天朗日”,沒有就“烏煙瘴氣”?如此想來,怕是每位市民都想天天召開國際會議,以換得好空氣、好生活吧。這是對我們官員作為的極大質疑啊!
焚燒秸稈不是霧霾根源的“臨時工”,不是拿來搪塞悠悠眾口的“替罪羔羊”,希望我們的政府官員不要“專撿軟的說”,要找準霧霾“病根”狠下猛藥,還大家一個藍天白云。治霾治污雖然繁重,但只要我們的政府官員主動擔當、勤政作為,直戳要害、“打蛇七寸”,那么,小康社會、中國夢怎么不和諧美麗?城市現代化、生態文明化、生活幸福化怎會不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