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在廈門市規劃局一樓,20多名熱心市民代表與環筼筜湖步道的規劃者、設計師們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探討環筼筜湖步道系統的完善、提升。“環湖步道改造一直在強調聽民意、與民互動,沒想到還可以直接與規劃者交流、探討。”家住湖濱二里的退休干部黃老先生說,這是一種創新的互動形式,是實實在在的“問需于民”(9月24日《海峽導報》)。
我們知道,城市資源十分有限,每一步規劃,如果沒有城市利益相關者與公眾的參與,就可能造成資源的“最大浪費”。因此,城市規劃應該打破長官決策的框架,盡可能讓廣大市民來參與。反觀現實,不少城市建成了可同時供千余人用餐的食品街,卻沒建一座配套的廁所;有的城市房地產轟轟烈烈,每年新增數百萬平方米商品房,卻多年沒有新建一座圖書館,這都反映出民意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缺位。
所以,從根本上說,城市規劃必須經過科學論證,規劃方案應本著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等原則,充分聽取民意。在此基礎上,我們的規劃才會更加科學,才能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像在廈門征求提升環筼筜湖步道系統的意見和建議過程中,不少市民提出了“步道太窄,建議拓寬”、“座椅最缺,建議多設置些”、“筼筜湖周邊多設迷你公園”、“鋪設青石板路”等等,市民的這些建議理應科學對待,同時把合理、可行的建議融入到相關的設計中。
不可否認,過去不少地方在城建規劃中往往忽視民眾參與的熱情,當然也存在一些市民參與城市規劃決策的制度壁壘,不少情況是在規劃被正式批準公示后,民眾才了解規劃的大致情況。但毋庸置疑,自媒體時代、網絡時代、法治社會時代中,民意飛揚、民智激蕩,民間的參與熱情和議政能力并不匱乏,很多時候,匱乏的倒是公共議題設置和參與技術上的誠意和創意,而于此層面的點滴改善,都將大幅提升公眾對于公共事務的參與熱情和水平。
進一步看,城市規劃等公共決策前的廣泛征求建議,其價值不僅僅在于搜集民智,以求得科學合理的決策結論,更在于為相關利益方搭建有序參與的平臺,開放對話的空間,通過與市民互信、互動、互補的行為,消弭公共決策過程中的意見分歧,夯實公共決策的民意基礎,最終將城市建設規劃引領到以人為本、依法辦事、民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和諧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