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電摩橫行、過馬路行人集體闖紅燈、花海中一片殘枝頭、景觀河中撈蝦捕魚、處處飯店飄香而鮮見書香……在我國城市的許多地方擁擠喧鬧擠走了文明,城市的景致變得索然無味。
而早已在本國“習得”種種不文明后,一些國人在國外仍然我行我素,結果成了當地的“不受歡迎者”。除卻南京一小學生在埃及神廟刻字這樣的個例,僅是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隨地亂扔垃圾、航班延誤大鬧機場等行為,早已被總結為“中國人境外游十大陋習”,極大地影響我國國家文明形象。
更有甚者,我們還能從媒體的報道中,聽到、看到我國某些城市不時出現道德冷漠、暴力沖突(如城管與攤販)充滿戾氣的事例。很難想象,這一切都發生在人類現代文明的精神高地——城市。
面對這些,不禁要問:當今的中國城市究竟帶給人們什么?這還是人們希望居住的城市么?生活其中的人們到底希望將城市塑造成何種模樣?
無疑,對于城市人而言,城市的一大魅力正在于它的群聚性和公共性的生活,居住其中的人們如果不能學會尊重、參與城市文明的公共性,那么城市文明也將黯然失色。當前,中國的城鎮化已歷經土地城鎮化,正在大力推進“人的城鎮化”,未來,對城市文明的渴求和企盼將會愈加強烈。可以說,以城市公共文明為核心的“文明的城鎮化”,將成為中國城鎮化“第三階”。
當下,種種城市亂象呼喚提速升級城市公共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正成為新的民生需求。城市公共文明有哪些要素?它包括城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諸多方面內容。隨著我國正在快速步入城市型社會,以公共文明為重要特征的“文明的城鎮化”逐漸提上日程。根據部署安排,從2009年起,中央文明辦每年的7月至9月在全國117個城市進行公共文明指數測評。除了中央層面的要求之外,如成都、深圳、寧波等一些地方對城市公共文明的重視也與日俱增。在轉型期大背景下,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舉措既是對百姓民生需求的新關注,也應是政府轉變職能、完善職能的新領域。
不可否認,當前我國要邁入“文明的城鎮化”這一門檻,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以大量流動人口和外來人口為代表的新市民之前并未有對城市文明“公共性”的概念和習慣。與此同時,隨著城鎮化的深化,城市文明對原來的老市民也提出了新的升級要求。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在面對大量外來人口的各種復雜的現實問題時,由于中國城市的公共文明治理缺乏群眾基礎和自身的觀念不到位、不重視,往往將城市的文明治理作為治理內容的細枝末節排在其次。
“文明的城鎮化”著重于居住和進入城市的人對城市公共性的認同和參與。而當下,我國城市普遍缺乏公共文明治理觀念的傳統土壤、較少公共文明拓展的渠道和空間、欠缺對城市公共文明的剛性制度保障,這些也都是導致城市公共文明不昌的深層次原因。
文明不是一天養成的,也不可能通過簡單的道德說教使之成型。城市的公共文明不僅有賴于全社會每個人的積極配合和全力踐行,更依賴于城市管理者對城市文明的積極倡導,不僅提供各種有效手段鼓勵大家參與城市文明的公共治理,更應該通過教育、立法執法、機制體制創新來全面保障城市公共文明的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