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警示全球環境狀況:“《2004年地球生態報告》顯示,人類現在消耗自然資源的速度超出了地球能夠再生資源能力的20%,在1970年和2000年間陸地、淡水和海洋物種減少了40%。”
顯而易見,地球環境在走向惡化。所以,地球人應努力做到減少資源消耗,保護地球環境,提倡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城市,并應將其作為21世紀全人類共同的奮斗目標。城市是人類的集聚地,是經濟和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的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43%以上,據測算2030年將達66%,因此首先在城市提倡生態文明,實施生態建設,是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生態城市?
這里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生態?按照環境保護的理念,“生態”是生物群體(含城市人口以及寄生者、腐生者、分解者等)和非生物環境(光、氣、水、土、營養物質),在物質和能量交換方面的態勢。如果這一態勢處于平衡狀態,那么,我們可以講生態是平衡的,否則是失衡的。
按此理論,我們可以把“城市生態”理解為:城市人群及有關生物與客觀非生物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所形成的綜合態勢。在正常的城市生態系統中,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如果這種循環和流動能保持相對穩定,我們可以講這個城市所在地域范圍內的生態狀況是良好的。
根據現實情況,一個動態的現代化城市,就物資供應(含能源)而言,不可能自圓其說地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系統,即不可能和原始社會一樣做到自給自足,就地平衡。
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礎。根據現實情況,實現城市生態化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將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降低到最低點,將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各類污染物(廢氣、廢水、廢棄物)及時進行達標處理,使人們生存需要的三種介質(氣體—空氣、液體—水、固體—食物)能真正達到規定的衛生標準并持續穩定地保證供應,對各類廢棄物能實現再生利用。這樣的城市,應該說是生態城市了。
規劃、建設生態城市,就是要創造一個能夠滿足城市人群在正常生產和生活情況下需要的居住環境和各種物資安全、動態的供應環境,以及潔凈的空間環境;這樣的環境應該包括供應這些物資需求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數字管理系統,以及完備的數字檔案庫。
要樹立新的理念
荀子在《天論》中講:“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寥寥數語,告訴我們:老天的運行(特指生態環境)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它不因圣人的存在而存在,不因暴君的滅亡而滅亡,如果能施以良好的治理策略就會產生吉祥的結果,如果是無策略地胡亂管理,等待我們的將是兇惡之果。所以我們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不能違背客觀的自然規律建設城市。
按此精神,我們規劃、建設生態城市,首先應樹立一個新的理念,這就是“以環境與資源為中心”的理念。過去幾十年,人們在編制國民經濟計劃,規劃、設計、制造產品時,首當其沖考慮的是“以人為中心”。作為人類發展的目的,這樣的理念并沒有錯,但如果長此以往地發展下去,人們會在不知不覺地的環境下把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拋在腦后,一味發展生產,必然會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樹立“以環境與資源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求人們在編制國民經濟計劃和城鎮規劃,組織工程設計,進行大型設備制造的全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把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點、消耗率降低到最低點,把廢棄物變成再生資源,并對產生的各類污染及時地進行達標處理。其實,樹立“以資源與環境為中心”的理念,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人——保護人類自己生存的大環境。
在上述理念指導下建設生態城市,應著重抓好以下八個方面:
交通規劃要突出節能減排
城市交通系統的規劃編制,要以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環境、節約能源消耗為原則;要把公共交通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公交運量;要完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系統;要逐步將所有公交汽車及其他燃油汽車改造或更換為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或節油汽車。要研究、設計、并設立顯明的交通指引標示牌,使所有駕駛員能按交通標示牌的指引方向順利到達目的地,以減少社會車輛、尤其是外地車輛走怨枉路、耗怨枉油的現象。
新建道路系統的十字路口,要設計、改造大拐彎(即左拐)汽車的行進路線,即向左大拐彎的汽車改為直走,然后右拐360度,達到左拐的目的;這樣,雖然多走了一些路,但可以減少十字路口亮紅燈的時間,有效地提高了汽車通過量,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推行“綠色住區”建設模式
“綠色住區”在廣東省已實踐了八個年頭,實踐證明其建設標準是適合中國特色、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可滿足生態城市要求的城鎮居民住區的建設標準。
綠色住區的規劃、設計標準,其主要內容是在確保配套設施完善的前提下,達到以下“十個化”,即:規劃設計科學化、工程質量優質化、建筑材料環保化、環境建設生態化、住宅功能智能化、生活能源清潔化、物資消耗循環化、文化藝術民族化、物業管理人性化、住宅產業現代化。它的管理重點是從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使用,直至建筑物滅失的每個環節都要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理念,努力實現綠色建筑、綠色環境、綠色管理和綠色消費。
綠色住區的配套設施應該包括生活、文化、娛樂、購物、健身、網絡等服務設施。完善的服務設施,使住區內居民的一般消費就地解決。必要時,有條件的機關和企業,可允許一部分職員在一個月有幾天在家庭辦公。這樣可以減少人們的外出頻率,減少城市的交通壓力,減少油料消耗和尾氣污染。
一個城市,如果所有的住宅小區都能按綠色住區的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那么這個城市實現生態城市的目標也就指日可望了。
實現污水、垃圾資源化
污水與垃圾是城市管理中最頭痛的兩個問題,但并非頑癥不可救藥。污水和垃圾不實現資源化,城市就不可能實現生態化。
治理污水的根本問題是從規劃、設計入手,建設完善、合理的污水處理系統,包括管網、加壓泵站和污水處理廠。只有污水處理廠不等于有了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重要的是要規劃、建設好管網系統和污水泵站,無此,不可能實現把所有污水真正輸送到污水處理廠并進行達標處理的目的。污水管網和泵站的規劃建設,沒有專門的技術力量實地進行認真的探察、測量和規劃,科學的污水管網系統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同時,此項工作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保證。
新建城區一定要分別建設雨水、污水系統,實現雨污分流。雨污分流,可以大大減少污水處理量,提高污水處理廠運轉效率,節約能源;同時,在雨水管網系統適當設置加壓泵站,將其與城市綠地滴灌系統連接起來,既解決了城市綠地灌溉的用水問題,又減少了用自來水澆灌植被的能源消耗。實現這一目標,也必須從規劃入手,沒有科學的、切合實際的規劃和施工設計圖,是不可能徹底解決雨污分流問題的。目前,廣東省有一些改革開放后才建成的各類開發區,卻沒有實施雨污分流,這是城市建設中的一大失誤。
所有新建住區和工廠區都應建設雨水收集系統(含管網與雨水庫)。收集起來的雨水用于澆灌植物、洗車、沖地等,既節水又節能。在用水困難的城市,綠地的澆灌,應逐步推行“滴灌技術”。阿聯酋和美國西部一些缺水城市就是使用滴灌技術澆灌綠色植物的。
在有條件的城市,其規模較大的住區和廠區要鼓勵建設濕地系統,使景觀用水能及時得到凈化處理并循環使用。大面積的濕地是一種獨特的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作為廣東,年雨量較為豐富,地下水位較高,在城市的大型住區和廠區內建設濕地系統,與住區(廠區)的景觀水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水系,使污水通過濕地“礫床”的過濾、循環,達到凈化的目的。住區(廠區)的濕地,可以起到調節氣候、降解污染、降低熱島效應、為水生小動物提供棲息地的作用。
城市的垃圾管理應全面推行廣州市“分類得”公司的經驗。垃圾要從家庭的源頭徹底實行科學分類(分為有毒垃圾、廚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它是實施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根本前提。“分類得”公司有一套如實的有償收購垃圾的管理辦法,通過一年多的實踐,真正從源頭把垃圾分成了三類:有毒垃圾送達專業公司處理;廚房垃圾通過設備加工變成了無害的有機肥料;其他垃圾進行二次分類后提升了價值,轉讓給有關專業公司作為再生產品的原料。他們公司的做法真正實現了上述“三化”。目前該公司的管理模式,已得到廣州市有關主管部門的支持,并以“越秀模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按組團模式規劃城市
我國解放以來,不少城市的發展是按“攤大餅”的模式進行規劃建設的,如北京、廣州等城市都是這樣。實踐證明這樣的城市,其規模越大,空氣質量越差,熱島效應越強,生態功能退化。城市面積過大,其上空的大氣已失去了對廢氣的凈化能力,大量廢氣、熱氣、塵埃長期漂浮在城市上空,嚴懲影響人們的呼吸質量。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走組團式的發展模式是個方向。所謂組團式,即大型城市要以中心城區為依托,周圍的城區、市鎮,各自以組團式的格局發展,相互之間以若干公里的開闊綠地間隔開來。其發展只能分別向遠離中心城區的方向成“指狀”形態延伸,不得連成一片。中心城區的地域面積原則上不再擴展。相互之間以現代化的交通、電訊設施連成一個整體網絡。完整且通暢的交通、電訊網絡,就是聚若干組團式城區于一城的客觀條件。中心城區與周圍各城區、市鎮在總體規劃、行政管理、經濟發展上需實施統一規劃、統一指揮,在詳細規劃、建設和管理上可以各自為政。這樣有分有合,既有利于城市生態功能的提升,又有利于整個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和調動各組團城區的積極性。以組團形式發展,可以使各組團城區淹沒在綠色的海洋之中(被綠色包圍),城市上空大氣的自凈能力會大大增強,城區的空氣質量會有較大改善,其生態功能自然會有提升。
全面推行節能建筑
新建居住建筑,要嚴格施行《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其節能效果不得低于50%。大型公用建筑要向更高標準——“零耗能建筑”方向邁進,爭取逐步做到不用或少用常規能源。所有建筑物都要積極開發使用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空氣熱源等),以減少常規能源的使用。清潔能源的開發量就等于常規能源的節約量,對“節能減排”具有顯著的生態意義。
既有建筑也要抓好節能改造工作。改造的重點是提高圍護結構的隔熱性能,如采用外墻外保溫或外墻內保溫;屋頂、天面應增設隔熱層,或采用綠色植被替代;外墻的門窗玻璃宜改為中空LOW-E玻璃,并采取相應的遮陽措施。這項改造任務的全面實施,對城市完成“節能減排”任務效果顯著。
強化建筑物生命周期管理
居住在城市的人們,舉目可見的是填滿視角的各類建筑物和構筑物。這些體量高大的建筑群如同混凝土森林一樣屹立在城市空間。盡管它們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同時它們又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造成了極大的缺憾,因為它們是礦藏資源的變異產品,是吞噬資源、破壞生態的“怪物”,是熱島效應的載體。建筑物每1m 的資源消耗量多在1000KG以上,而且這些資源從礦石轉化為建材、由建材轉化為建筑物、再由竣工后的建筑物投入使用,每個環節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產生無法估量的污染。這些資源都是從地球表面上挖掘出來的,嚴重地破壞綠色植被、污染江河湖海、摧殘生態環境。
然而,過去由于管理不善,這些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只有30-50年,其生命結束后,又要用同量的地球資源進行置換。如果通過強化規劃、設計、施工、修膳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尤其是合理確定設計和施工周期(不宜過分壓縮),將其壽命延長到80或100年,那就等于節約了近一倍的資源、減少了近一倍的污染。這對于保護地球環境,提升生態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筑物的生命終結時,其殘骸變成了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實際上是變了形的資源,完全可以回收利用將其轉化為再生資源和再生產品。根據東莞市“科綠盛”公司數年的實踐經驗,已經把建筑廢棄物轉化為再生建筑材料,又將再生建筑材料轉化為建筑物的預制構件,并正式用于建筑物。這充分說明建筑廢棄物是完全可以資源化的。該公司不僅在東莞市建有一間建筑廢棄物處理工廠,而且將在深圳建成年處理100萬噸建筑廢棄物的生產廠。
每個城市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廢棄物,按照循環經濟的原理如能將其資源化,就可以大大減少新資源的開發使用量,這對保護生態環境同樣有著非凡的現實意義。
提高城市人均綠地指標
提高人均綠地指標是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舉措。綠色是美麗的、是祥和的,綠色的存在意味著生態的平衡、文化的興盛、人類的生存、地球的永恒。同樣綠色的消失,卻意味著生態的破壞、文化的衰敗、人類的毀滅、地球的死亡。因此,沒有綠色的城市是可怕的,它意味著毀滅和死?亡。
豐厚的綠色植被,是提供氧分的源泉,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植物晚間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又吐出氧分,這正好與人的吸氧需求互補。植被越豐厚,其制氧能力越強,人們生存的空氣質量也就越好。因此,作為城市,應該為市民創造一個豐厚、悅目的綠色環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均綠地指標及其綠化水平,就成了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舉措。
每年提高城市人均綠地指標相對比較容易,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綠地并提高其綠化水平。綠化,不只是簡單的植樹種草,還要研究如何在碳氧平衡理論的指導下,使喬木、灌木、草皮、花卉等品種按其科學的比例進行栽植,同時要注意增加其文化、藝術含量。一般情況下,要多種喬木,因為喬木的制氧能力比草皮要高得多。
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要注意,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地面的可通透率。城市生態功能之所以較差,其中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和硬質地面比例太高,如屋面、馬路、廣場等均不滲水,因此,大量的雨水無法滯留(滲透)在地面,很快流入江河,致使城市的地下水位很低,地表土壤缺少水分,不僅使樹木根系供水不足,而且產生較強的熱島效應,嚴重影響城市生態功能。因此要千方百計地提高城市地面的通透率。
生產區和生活區要合理穿插布局
解放初期,從蘇聯學來的城市規劃原則是將生產區和生活區截然隔離開來,其目的是使生活區免遭污染、有利管理。幾十年實踐證明這樣的理念不利于節能減排、方便生活。按“隔離”原則進行規劃,城市越大,生產和生活區距離就越遠,勢必加大交通流量,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如果將無污染和少污染的生產企業適當布局在住區之間,人們可以就近上班,這勢必減少出行所帶來的能源消耗和尾氣污染,有利于優化城市空氣質量。
當然,污染嚴重的工廠,如產生惡臭廢氣、廢水、噪聲等嚴重擾民的工廠,絕對不能布局在住區附近。對于這類企業要按照調整產業結構的原則和政策進行處理,需要淘汰的要逐步進行淘汰,需要轉產的應逐步轉為其他產業,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態功?能。
小結
生態城市是美麗的,是未來城市的發展目標。但是,不管生態城市的規劃藍圖瞄繪得多么美麗燦爛,最終還是要通過人來實施的,更確切地說,是要通過政府主管部門具體組織實施。當然也要得到廣大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的廣泛支持才行。美麗的藍圖如不能變成現實,只能是一張虛擬的圖畫,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重在實踐!
人物簡歷
陳之泉,1960年畢業于天津建筑工程學院(現河北工業大學),高級工程師,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榮譽博士。
曾任:廣東省建設委員會主任、第九屆廣東省人大常委及城建環資委主任委員;廣東省第一屆城市科學研究會會長。
現任: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廣東省城市管理學會副會長。
著作:出版有《論生存空間》、《論城市空間》、《循環經濟》業務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