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到2017年,我市將對2000個行政村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整治后的行政村農村污水處理率、垃圾清運處理率及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分別達到60%、100%和70%,約400萬農民將因此受益。(華龍網-重慶日報9月3日)
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曾是人們對農村最深刻的印象,而現在,許多地方的農村正在告別“世外桃源”、遠離“魚米之鄉”,成為污水橫流、黑煙四散、土壤含毒的污染重災區。農村環境失守,既有環境保護長期缺位,也有地方政府忽視污染防治的結果。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應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向影響環境建設的源頭揮出“三刀”。
第一刀,要重點整治影響農村環境的重污染工業。與城市環境相比,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許多鄉村甚至沒有基本的垃圾、污水收集設施,更談不上就地處理,“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現象十分普遍。更讓人憂心的是,農村污染防治機制還沒有理順,資金保障、監管力量都還很缺乏,致使污染狀況持續惡化。開展環境整治,要對對重點村工業企業等源頭狠下“重拳”,杜絕鄉鎮企業是經濟來源的思想,檢查企業環保設施運行、環境風險防范、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污染物排放、環保臺賬建立及記錄要做到真實性,確保污染源頭得到遏制。
第二刀,要依政策措施持續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增加并規范用于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支出項目,注重開發農村生活垃圾、污水的收集處理,村莊河道溝渠整治,村莊綠化、改水、改廁以及堆肥、沼氣等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的實用技術,加強試點,典型示范,分步推廣。加快現有成果的轉化、推廣,特別是針對各種不同地區氣象環境特點和資源環境條件、成本較低的環保技術。當務之急,要盡快探索一種適合邊遠地區使用的、低成本運行的垃圾收集處置和生活污水處理模式,減輕邊遠欠發達地區的資金壓力,提高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無害化處置率。
第三刀,要抓好村鎮發展的長遠規劃。把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視為公共產品,納入各級政府的實事工程,加強城鄉統籌力度,加大對農村的投入。離城鎮較近的村莊,生活污水應盡量就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由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遠離城鎮的偏遠村莊,在充分考慮當地區域地理條件、經濟發展程度、水環境狀況和人居密度等特點的情況下,由村民集體表決,自愿選擇適合當地實際的處理模式,建設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做到達標排放;政府要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各級也要配套給予補助。
遏制農村污染加劇的趨勢,固然要加大投入、加大查處力度,搞好末端治理;更要關口前移,防止城市“人人喊打”的重污染工業潛入廣袤農村。只有改變當前一些地方環境保護重城市輕農村、重治理輕預防的現象,提速農村環境治理,才能有農村的“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