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熱衷于造“新城”,動輒規劃數十平方公里的新區、新城。不可否認,城鎮化進程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規劃,不少“新城”成為“空城”。房地產泡沫蔓延的風險、土地資源浪費的陰影、過分依賴土地財政的隱憂,也漸漸浮現。
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這些被外界稱為“鬼城”的地方,在民間則被冠以“睡城”“偽城”“空城”等稱號。
這些地方的共同點是“啥都不長,只長房子”。白天,寬闊的大街上難見人影,兩邊是一片片嶄新的住宅樓;夜幕降臨,華燈無法初上,七成以上的空置率,讓整個城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鬼城”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規劃中的人口無法導入,房價倒是漲上去了,房子也賣出去了,但由于配套設置不完善、城市吸引力不足等客觀原因,空置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根據人民日報記者的采訪,東部某縣建立8年的新城,依舊空空蕩蕩。當地竟然成立了新城繁榮辦公室,以此吸引人氣。試問這種可笑的做法,除了增加行政冗余之外,能起到什么實際效果?
實際上,面對空蕩蕩的“鬼城”,擔憂的已經不是地方政府和開發商了,而是最后接盤的購房者。面對高價買來的房子,不但投機炒房客偷雞不成蝕把米,就是購置住宅用于養老、度假的業主,也因配套設施不齊全選擇離去。
在這場造城運動中,穩賺不賠的是借新城建設推動土地升值,獲得高額土地出讓金的地方政府。即便面對日后資金無法回流,致使地方債務高企,只要在任時GDP成績單做得漂亮,“爛攤子”大可以甩給繼任領導。而繼任者又將責任推諉給前任,去找尋能增光添彩的新政績項目了。
曾有論者一針見血地指出,“是以假借城市化浪潮,超額投資,換取經濟利益乃至政績為目標,還是以尊重城市建設發展規律,務實為民,建造美好舒適新城,提高人居品質的城市化發展需要為目標?”想要防范新一輪人造“鬼城”的出現,各地執政者都該仔細揣摩這段話。
其實,地方領導未必不明白個中根由,可為何仍是任期不滿、造城不止?恐怕是在揣著明白裝糊涂。一場場缺乏前期合理規劃、科學論證的造城運動,給地方政府留下了巨額債務,面對日益高筑的債臺,迄今為止,尚未建立起糾錯與監督機制,對主要領導進行問責。在這場只有政績收益,沒有行政責任承擔的狂歡中,更多的“鬼城”拔地而起,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悲劇。
在開發新城,實現城鎮化目標的過程中,想要防范繼續出現“鬼城”,防止有限的財政資金投入到填不滿的無底洞。必須改革現有的城市建設模式,落實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事先將預算開支、建設規模都公之于眾,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建設始終,打掉政績上的“鬼”,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生于暗箱之中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