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貪大求全”之風近年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甚至連一些地級市也雄心勃勃地提出建設“國際大都市”規劃。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近期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12個省會城市,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一些地方貪大求快,卻沒有考慮到地方實際能力和民生服務配套,不僅造成了巨大資源浪費,更潛藏著系統性風險。(8月26日《北京晨報》)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勁兒用錯了地方,把“以人為核心”變成了“以個別人為決策核心”,試圖以行政的手代替市場的手。
西南的一個縣級市,由政府出資建房,不收租還倒貼,以期將當地打造成民族風情文化園,這看似惠民,實則是資金浪費。西南的另一個縣級市,在建的房地產開發面積達到1000萬平方米,可以提供超過10萬套住房,而目前市區總人口才30萬出頭,消化現有住房的周期就超過15年。城市領導的大氣魄,致使政府花錢如流水,其實這些錢都是納稅人的。用行政代替市場,可能造成很大的投資風險和資源浪費,也扭曲了城鎮化發展的方向。
對此,專家質疑,中國地少人多、生態環境接近承載極限,需要這么多大都市嗎?如此大規模造城運動,又會帶來多少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城鎮化確有擴內需、促增長的作用,但城鎮化的方向絕不是片面造大城、建大都市,必須剎住部分地方的貪大求快風,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能力,合理調節各類城市人口規模。
中國工程院院士、設計專家何鏡堂等專家建議,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不是以大為榮,而應該兼容生態、宜居、產業發展和交通等因素,建設綠色、環保、緊湊的中小城鎮。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認為,汶川重建的模式就值得借鑒和推廣。原本擁有4萬多人的汶川縣城,1萬多人選擇離開,1萬多人在地震中遇難,剩下的只有1萬多人。5年過后,由于重建建筑安全、公共服務質量改善,通訊、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條件與大都市相差無幾,醫院、學校、購物機會等一應俱全,居民在本地就能享受到和大城市類似的機會和保障,卻少了擁堵、教育、住房之苦,這樣震后急劇減少的人口已經回流,有1萬多居民選擇回來。而國內一些城市一邊高喊與國際接軌,卻不傾聽百姓心聲,基礎設施不到位,城市規劃不合理,連百姓都走不進,談什么走向國際。
國際化大城市不在于面積之大,不在于政府的辦公樓的氣派,不在于城市表面有多么光鮮,而是要看這個城市是否有自己的城市精神,是否有濃厚的人文氣息,要看人民群眾的是否感覺穩定和滿足,如果城市越來越大,人的道德倫理感卻日漸萎縮和空癟,那么再大的城市也很難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