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12個省會城市,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但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一些地方貪大求快,卻沒有考慮到地方實際能力和民生服務配套,不僅造成了巨大資源浪費,更潛藏著系統性風險。(8月26日《新京報》)
多地驚現的“鬼城”就擺在眼前,慘痛教訓不可謂不大。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依然熱衷于建設新區新城。究其原因,一方面無非是對國家城鎮化建設政策長期性、穩健性等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地方GDP沖動、發展沖動和官員的政績追求所驅使。
給一些地方盲目打造新區新城“降溫”,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做好科學安排,嚴把審批關。但更重要的地方依然在于,各地方政府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要有對城鎮化的正確理解,要事實求是,樹立科學理性的發展觀。至少,我們在規劃打造新區新城時,需要先從以下三個方面多加考慮:
其一,建不建設新區新城,要與地方的人口數量、流入流出實際情況相符。城市并不單純是水泥和鋼筋的建筑體,城市同時也需要有人,有了人的城市才是活的,否則城市只能算是一個死城、“鬼城”。因此,建設新區新城,起高樓蓋大廈是一部分,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依然在于人。因此,各地切不可不切實際,不考慮人口數量、分布情況,盲目建設。比如一些地方的戶籍人口數遠遠大于常住人口數,說明人口已經嚴重外流了,打造新區新城的念頭和規劃,還是趁早收起為好!
其二,要有環境意識,長遠意識。建設是立新,立新必然會破舊。比如一些地方建設新城新區時,選擇了削山要地、填海填湖等,如果沒經過科學論證,很可能造成嚴重破壞環境的惡舉,是既“坑爹”又坑子孫后代的短視行為。因此,各地在建設新城新區時,有必要做好充分的環境評測工作,看看建設會對環境、地質等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建成之后,環境又如何保護,會不會發生自然的、地質的災害等。如果通不過保護好環境、有利于環境這一關,新城新區的建設,即可一票否決!
其三,要做好相關配套性建設。城市中,高樓大廈等組成部分是“硬件”,綠化、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是“軟件”,電腦如果沒有了系統和軟件,就是一個擺設,新區新城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了水電暖等公共設施、醫療、教育、養老機構等,城市又怎么才能“不缺少人氣”?因此,建設城市絕不可急于求成,相應配套工程不可或缺,甚至有必要先于高樓大廈的建設而建設!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但城鎮化不等于盲目與沖動地打造新區新城,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