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西城墻8月18日剛剛修好,不料,19日凌晨,還沒來得及驗收的西城墻便出現了垮塌。不少市民質疑該工程質量存在問題。榆林市古城文物管理所所長張飛榮認為,墻體坍塌可能與8月上旬的持續暴雨天氣有關。據《華商報》
現代人為什么修不好城墻?或者換句話說,古代人為什么可以把城墻修得那么結實?很多古代城墻卻可以做到幾十年、數百年不倒不塌,甚至歷經戰爭,在大炮的轟擊下也仍然可以做到固若金湯。古人在修建城墻時有什么今人掌握不了的技術嗎?當然不會。城墻的技術含量并不高,現代人摩天大樓都能建到數百米高,機械時代之前的城墻,算個什么難事?
可是,就是有人要證明給人看——某些現代人,使用著現代化的施工機工,就是不能像古人那樣建好一段城墻。究其原因,與城墻無關,與技術無關,倒是與那些隨處可見的豆腐渣工程有關,是這個豆腐渣工程泛濫的社會的一個縮影。
修筑城墻的目的,是為了防御外敵。外敵一旦破城而入,所到之處,便是燒殺擄掠,財物被搶走,房子被燒掉,男人被殺掉,女人被搶走。所以,城墻堅固與否,關系到城內上到官員下到普通百姓每一個人的安危——當然也包括主持、監督修筑城墻的人和筑城工匠們及其各自的老婆孩子的安危。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沒有人會偷懶,或者說,即使有人會在平時干其他活時偷個懶,修城墻的時候也不敢偷懶,更不敢偷工減料。否則,一旦敵人來侵,自己和家人的小命絕對難保。這大概也是為什么那么多古城墻,很多甚至幾乎荒廢在荒野之中數百年,卻仍然有偌大的墻基存在的原因所在——有些土質的還被居民挖成了窯洞用于居住。
現代人去修古城墻,無論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修繕,還是平地起城的復古,其目的早已不是修好了用于保護自己的家人,甚至,在一些人看來,也不單純是一件需要認真完成的工作——一些參建方為的只是單純的賺錢,而賺錢的方式不是把活干好,而是通過偷工減料賺取盡可能多的錢。反正與自己的身家性命無關,只要當時不倒就行。
古代對于工程的質量也是有責任追究的,但相對于官府的追究來說,最大的追究是敵人來襲時對自己參建工程堅固程度的檢驗。通得過檢驗,自己就活命,通不過檢驗,自己就喪命,毫不含糊。在這種情況下,豈有不盡心盡力的道理?現在的建筑商,很多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承包完這個工程,很快就不知去向了,既無性命之憂,也無終身追責之慮,如果再在利潤面前喪失了良心,他們還會建什么百年工程嗎?
剛剛砌好不到一天的城墻轟然倒塌,這質量也太坑人的點,不知道建筑商會受到怎樣的懲罰?但恐怕不會讓他傾家蕩產,更不會要他的命。但這樣的建筑質量,卻很可能在某個時間要了某個路人的命。追責,真的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的事,如何讓建筑商們因為可能的追責而生敬畏之心,才是最該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