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對老城區的文物建筑缺乏足夠的重視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不容樂觀。岳陽市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失誤和在這方面的教訓。因為,這類文物恰恰是每一個城市文化的特色所在。城市人其實并不想讓這些文物毀損和消失,當然想全部修繕好。但目前城市的社會經濟能力還做不到。
新型城市化使老城區多處古民居面臨著被拆的窘境。歷史文化街區的古老民房群落被現代化社區重重包圍,將來的某一天可能就不存在了。確保城市歷史文脈傳承是關鍵。同時我們要喚醒全社會的文物保護意識。因為現存于鬧市的不可移動文物點大多是居家用途,若目前的使用者有保護、管理、利用文物的能力,保持現有用途也是較好選擇。
據介紹,長沙市為緩解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的矛盾,制定了“有機棚改”方案,對許多歷史舊宅進行修繕,修好后交由文化部門使用。他們將文物保護納入棚戶區整治大規劃中,修整好的不可移動文物繼續服務于城市經濟社會生活,以原來的功能延續文物的使用。長沙市的這一作法,對改善古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狀況已初見成效。
作家馮驥才認為,城市化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但不能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文化“化”掉了。古建筑是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城市化進程中,政府應統籌好城鎮規劃,不僅要對單體的古民居和古建筑進行保護維修,同時也要對整個城市的人文環境及生態環境進行治理,有的還可以重新規劃建設新景點,加以開發利用。總之,推進城市化和留住我們的文化傳統并不對立,其宗旨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