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周,夏意仍在“瘋狂燃燒”。一方面,鄭州街頭調查顯示,只有約三成受訪者能拿到高溫津貼;另一方面,高溫天,居民用電、用水、汽車燒油量暴漲,有的家庭月用電量近千度,加之高溫、暴雨影響運輸和蛋雞“歇伏”,肉蛋菜價格上漲,市民生活成本隨氣溫“齊飛共漲”。不少網友調侃,高溫再不退,俺就要破產了!(8月16日《大河報》)
此前輿論關注高溫天氣,多著眼于公共應急和勞動者高溫權益等大敘事,這些當然不可或缺。但是,當我們把視域轉向居民家庭生活的“小敘事”層面,會發現高溫之害的影響,遠非呼吁民眾“防暑降溫”就可以避免的,而要以真金白銀應對。于居家而言,尤其是城市中低收入群體,水、電、氣用量暴漲,肉蛋菜價格上升,生活成本確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但是,與其他自然災害中政府部門慰問救濟,物價高企時發放物價補貼不同,“燒烤模式”下民生成本的增加,完全由民眾自行承擔。顯然,這不符合共克時艱的一貫邏輯。對城市中低收入群體來說,在高溫和生活成本的雙重“炙烤”下,日子過得殊為不易。所以,對他們應有一套救濟常規。
直接來看,就是像《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一樣,規定日最高氣溫35℃以上天氣持續多長時間,即由政府部門向城市低保戶等中低收入家庭發放高溫補貼。尤其對于一些生活節儉,因省錢而不愿開空調的老年人而言,這樣的補貼非常有必要。
持續的高溫干旱,將導致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減產、灌溉用水用電量大幅增加、人畜飲水困難、農民生活用電量增加等一系列問題。消息顯示,杭州龍井茶因高溫減產已成事實,多地則出現蔬菜被烤枯死景況。顯然,對“三農”的救濟性高溫補貼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