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中國城市規劃最佳密度以每平方公里1萬人左右為宜,超高層建筑不宜過密;眼光應多關注地下,而不是天空。
他說:“現代化的內涵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是樓宇高度的提高。而且城市現代化的程度,往往是由隱性部分決定的,比如地下管網、服務水平等。像新加坡等國家都是在80年前就花巨資把地下五層開發完畢,然后才做‘表面文章’。”
“超高層建筑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也會加大城市的負荷,造成光污染,形成熱島效應,帶來區域擁堵等城市病。”楊保軍認為,某些毫無章法的“拔高”,甚至會破壞城市景觀。“城市天際線就像一幅樂譜,音符錯落有致。超高層建筑就是其中的高音,規劃得有章法,就是花腔高音,否則就是破音。”
他說,即便是清洗每棟高樓10萬平方米左右的玻璃幕墻,也是個艱巨的任務。超高層建筑的“超高”,不僅是對建筑質量的要求,更是對管理品質的要求。它需要一整套現代化、精密化、智能化的運轉系統,是傳統樓宇管理所無法企及的。
超高層建筑投資高、體量大、技術精,是城市與企業實力的象征,也是面子工程的“重災區”。“一屆政府,如果想快點見到成績,蓋大樓是最容易的。”楊保軍透露,曾有開發商想在內蒙古某市建樓,結果當地政府要求它必須蓋到百米以上,“不蓋百米不批地,蓋到百米可幫著找銀行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