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主要國家的農村城鎮化道路因國情、傳統、現狀等差異而呈現出不同形式,從歐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我們能總結提煉出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經驗和教訓,供我國城鎮化建設參考。
2011年,我國城市人口超過總人口的50%。這與1851年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時的城市化程度幾乎完全一致,即這一年英國城市人口也超過總人口的50%。到1900年左右時,英國城市人口或非農業人口已達到了總人口的80%左右,其城市化過程主要是與工業化進程聯系在一起的。歐洲其他主要國家的工業化雖然起步比英國略晚,但大致也在20世紀初期完成了城市化。歐洲農村的城鎮化道路值得我國借鑒。
18—19世紀工業化進程中的歐洲
我國的大城市化道路,雖吸納了許多農村人口,較快推進了城市化進程,但大城市人口過于集中,帶來許多社會、環境問題。更重要的是農村面貌沒有因此得到根本改觀:農業人口仍占50%左右;農村人口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水平和方式,與城市有較大差距。因此,加快農村城鎮化,是改變農村面貌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必經之路。工業化初期的歐洲需要完成從傳統農業社會的轉型,有大量的農業人口需要轉變為城市人口,其農村的城鎮化道路對當下中國有較大參考價值。
美國的大城市化道路雖然很成功,但向其學習和借鑒則要謹慎。美國是近代才形成的移民國家,它不存在傳統農業社會。美國農業的大規模生產是近代產物,而不是從傳統農業轉型而來;它有農場主,但沒有大量的傳統農民;它有農場房舍,但沒有傳統的鄉村聚落。美國大城市化道路的成功,是適合其自身國情的,但與我國國情不符,不能照搬,否則無助于對傳統農村進行徹底改造,甚至會在城鄉之間形成巨大的差距和鴻溝。
就地城鎮化模式的成功
歐洲農村的城鎮化,其特點不是大城市化,而是就地城鎮化,即將村莊、村鎮改造成具有現代城市生活居住條件,改造鄉村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讓鄉村變得美麗、舒適,適宜于居住、生活,供全體國民旅游、度假、居住等。作為最早實現農村城鎮化的國家,英國鄉村美麗舒適的居住條件使中國學者林語堂20世紀初就發出“住要住英國鄉村”的感慨。良好的居住環境能吸引城市市民,從而使農村居民結構發生變革。如今天居住在英國鄉村的居民除極少量務農者外,主要包括繼承祖業(房地產)出租房屋者、在城市工作而在鄉村購房或租房居住者、自由職業者、在城市退休后的老人等。英國鄉村改造最為典型者,當屬西部科茨沃茲山區。這里本為盛產優質呢絨的地區,但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原有的鄉村毛紡業衰落,迫使該地區不得不轉變經濟生產方式,轉向農牧業商品化,同時對鄉村環境進行改造。科茨沃茲地區現在被認為是英國最美鄉村,是旅游熱點地區。
農村的城鎮化作為城市化的重要內容,就是要把農業人口變成城市人口。但這種變化不是簡單地將鄉鎮改成街道、將行政村改為“社區”,在管理意義上把“農民”變成“市民”,而是要真正地讓農民市民化、非農業化。歐洲農民非農業化的最主要途徑是通過加快工業化進程,在城鄉大力發展零售商業、服務業、旅游業等第三產業,促使農村居民的職業非農業化。其次是在管理體制上大膽改革。如取消戶籍制度,讓人口自由流動,農民能進城,市民可下鄉;杜絕硬性將農民固定在本地的做法,改變農民只在本地非農業化就業的做法,轉變所謂農民“離土不離鄉”的觀念;農民既可留在本地生活,也可就近進入周圍城鎮,更可遷徙至遠方大城市,以主要從事非農行業為生。同時還要在農村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人的現代化才是城鎮化和現代化最終完成的標志。
歐洲城鎮化道路的歷史啟示
推進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不能只從拉動內需、擴展GDP增長空間出發。不應只把城鎮化當作發展經濟的手段,而是應將農村城鎮化作為經濟社會前進的一大目標,提高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總體水平,以城鎮化為途徑,縮小城鄉差別,縮小地區差異,提高全體國民的現代化素質。歐洲的城鎮化道路正是從這樣的出發點出發的。
對工業化進程中歐洲農村的城鎮化道路的借鑒,重點可從兩方面認識和參考。一方面是將鄉村聚落改造為城鎮聚落,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宜居之地,讓城市生活條件、生活狀態和生活觀念“下鄉”,讓小城鎮、村莊的生活與大城市幾無差別。另一方面要探討和借鑒工業化進程中歐洲農民的市民化途徑,一是大力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吸納和轉移大量農業人口,為其創造更多非農業工作崗位;二是盡快實現農業的機械化和集約化,大規模減少農業勞動力;三是要加快各類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為農村居民自由流動謀職創業創造條件。
歐洲各主要國家的農村城鎮化道路和農民市民化途徑,也因國情、傳統、現狀等差異而呈現出不同形式,因此在對其進行總體認識和宏觀把握的基礎上,從歐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我們能總結提煉出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經驗和教訓,供我國城鎮化建設參考。如英國工業革命時西北工業區吸引了南方的大量勞動力,南方成了較單一的農牧區。于是19世紀后期英國又經歷了一次“工業南下”,在東部、中南部和西南部的鄉村地區建立了許多新工廠,使西北部一部分工業人口回流到南方,西部和北部許多工業大城市的人口還一度減少。這樣一來,既改變了南方的落后面貌,又有助于緩和北方城市人口集中、資源短缺等問題,同時也使全國工業的地區布局更為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