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關鍵階段,順勢而為,妥善引導,城鎮化會成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持續動力。走得不好,也會帶來諸多矛盾和問題,患上“城市病”,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怎樣看待城鎮化進城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如何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
記者:有專家預測,未來10年,我國仍將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怎么看待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什么樣的城鎮化才是合理的?
張曉山:我們可以關注數字,但更應關注數字背后的本質。現在很多人進了城市,但并沒有真正融入城市,是“被城市化”了。中國的城鎮化發展不是數量的問題,而是質量和水平不夠。我們應注重城鎮化的內涵,城鎮化要真正符合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有助于城鄉統籌,增進農民的福祉,消除原來的城鄉二元結構。
城鎮化建設需要經過科學的規劃,城市的布局和發展要根據當地資源稟賦,結合當地實際條件來發展,使城鎮化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如果簡單地追求城鎮化率,城鎮化道路容易走偏,也會帶來諸多矛盾和問題,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記者:一些地方對城鎮化熱情十足,但在具體推進中對新型城鎮化的理解似乎有偏差。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張曉山:加速城鎮化進程要建立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城鎮化要能為向城鎮轉移的農村勞動力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而非城市土地的單純擴張。近年來,有些地方以建設新農村、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城鎮化為名,進行大規模村莊整治、遷村并居,實現了土地的城鎮化,但很可能走入圈地造城、趕農民上樓的誤區。
一些地方政府在城鎮化過程中,重點不是放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上,而是在土地資本化上下功夫,獲得巨大的增值收益。在這個過程中,農民上了樓,居住條件是改善了,耕地也增加了,但農民減少了可利用的資源,土地增值空間大大縮小,農民的利益很可能受到損害。因此,城鎮化不應是圈地賣錢、無約束擴大城市面積,也不應是消滅農村,讓農民都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