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對于當下中國財政收入的現狀,用馮夢龍《醒世恒言》中的這句話來形容恐怕是再貼切不過了。
財政部長樓繼偉6月27日表示,今年前4個月累計中央財政收入同比下降0.8%(5月份收入雖有所回升,但1-5月累計中央財政收入同比也僅增長0.1%),要實現年初預算確定的中央財政收入目標,意味著后幾個月收入平均增幅需達到11.3%,預計完成全年預算的壓力很大。如果再考慮到下半年復蘇乏力的經濟大形勢,以及8月1日開始的“7+1”營改增政策全國推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可以判斷,全年中央財政收入的形勢已是異常嚴峻。
中央財政收入如此,地方財政收入形勢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以來,全國相當多地區的財政收入目標未達到年初預期,從前五個月來看,地方財政收入增幅比往年明顯偏低。1-5月地方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完成4.89萬億元,同比增長6.9%,增幅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內蒙古、陜西、河南、遼寧等多個省市的財政收入增幅更是大大低于預期。在疲弱的中國經濟大環境拖累下,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的財政收入都已然“告急”,而近期發生的銀行系統“錢荒”之痛恐會令本已“告急”的財政收入雪上加霜。
對于此輪“錢荒”風波,大家的普遍認識是,從總體來看仍屬貨幣市場利率層面的時點和季節性波動,是暫時性、結構性的,其中由市場預期變化產生的“恐慌性”沖擊影響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但展望未來,同業負債、期限錯配等商業銀行多年來存在的頑疾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以解決,而季末考核、理財到期、熱錢外流等短期因素也并未完全消除,再考慮到監管的力度不會突然放松,預計下半年金融業整體資金面仍將處于緊平衡階段。特別是在應對此次事件中,新一屆政府不斷向外界傳遞拒絕“放水”的信號無疑已讓習慣過度運用期限錯配方式盲目擴張的金融機構驚出一身冷汗。
“吃一塹,長一智”,未來一段時間內金融機構的以下調整勢在必行:流動性管理的強化、理財產品的去杠桿、貨幣空轉的實體化、信貸存量的優化等。這種宏觀層面的資金“緊平衡”和“實體化”傾向對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和長期增長無疑是有益的,但短期內對于中國財政收入的增長負面效應肯定大于正面效應。
首先,銀行系統的資金面“緊平衡”可能會使地方債務的風險提前暴露。2009年以來,不斷累積的地方債風險已為大家所擔憂。2012年開始,由于監管層收緊銀行對平臺的貸款,地方平臺又開始轉向以信托貸款等方式融資,“借新債還舊債”或不斷的“債務展期”在一定程度上暫時緩解了地方政府的還債壓力。“錢荒”過后,出于調整信貸結構的壓力,流向地方平臺的信托、信貸資金肯定會雙向“掐緊”,如此一來,恐會加劇地方債務的短期風險。而地方政府出于今后繼續融資的需要不會愿意看到以政府背書的平臺債務出現違約,以財政收入來抵償一部分平臺債務就會成為最終選擇。如果這種違約大面積爆發,則“錢荒”事件就會演化為地方債務危機深化的導火索。
其次,商業銀行的資產重配會通過抑制房地產經濟從而間接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銀行之所以敢大肆違背資金的期限匹配管理基本原則,就在于這些年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很大部分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不斷推高的房地產價格使得銀行也順便掙了個盆滿缽滿。同時,地方政府也通過稅收和土地轉讓收益成為發展地產經濟的最大受益者。“錢荒”過后,銀行間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去杠桿過程將不可避免,勢必影響房地產企業的資金來源和拿地熱情。在“錢荒”拖累下,地方政府下一階段的土地收益估計會大打折扣。
最后,地方政府以貨幣放水刺激經濟增長進而帶動財政收入增長的希望徹底破滅。去年底以來,地方政府在項目規劃和融資上早早占好了“位”,只等著中央“救市”的一聲令下就可以馬上開工,從而為地方帶來滾滾財源。但絕對沒想到的是,沒有等來“救市”號響,卻等來了“錢荒”,規劃的財政收入增長計劃估計也就打了水漂。
可與此同時,財政支出卻以年初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在快速攀升。1-5月累計,全國公共財政支出466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442億元,增長13.2%,比財政收入增幅高出了7.1個百分點。對照之下發現,今年全國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矛盾肯定會愈加突出。
面對“錢荒”的余波,在肯定財稅改革的大方向下,短期內盡快作出以下調整可能更為重要:一是要認識到今后財政收入低增長將會是常態;二是大幅壓縮行政管理運行開支,通過簡政放權和大部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三是減少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加速“經濟財政”回歸“公共財政”;四是變“財政支出剛性”為“財政支出彈性”,以收定支,充分認識到過度的民生支出和過度的經濟支出都不是什么好事。
(作者趙曉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陳金保系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