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利物浦港的貿易量占世界貿易總量的40%,但30年代的經濟危機、40年代的二次世界大戰、70年代支柱產業造船業的萎縮重創利物浦,人口從1931年的84.6萬減至2011年的46.6萬人。這是一個曾誕生鐵路、有軌電車、甲殼蟲樂隊的偉大城市,但是,它老了。
40年代的底特律曾是全球汽車之都、美國第四大城市。但70年代的石油危機重創其汽車業,城市人口從1950年的185萬減至2010年的71.4萬。市區房屋廢棄導致地方財政主要來源的房產稅流失嚴重,從而導致公共服務難以為繼,2013年被福布斯評為“美國最悲慘城市”。
早在15世紀,萊比錫就是德語地區的出版和印刷中心。納粹上臺后的反猶太人運動使它的經濟基礎受到重創。此后的石油危機又使化工業沒落,而傳統煤炭工業不可逆轉的破壞,使它成為“歐洲最臟的城市”。1930年萊比錫人口為70萬人,現在僅為54萬人。
19世紀末期,伊萬諾沃是“俄羅斯的曼徹斯特”。其紡織品產量曾占蘇聯紡織品總產量的50%。蘇聯解體后其紡織業徹底崩潰,1998年伊萬諾沃工業總產值只有1980年的20%,蘇聯時期政府大力推行城市化,使人口過快向城市集中,遠遠超出蘇聯的經濟發展水平。
為什么這些一度繁華一時的城市紛紛陷入衰亡?
我想,原因有三:一是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社會發展承受能力不匹配。二是產業結構單一城市抗風險能力就差。三是城市過大會使居民生活和經營成本上升。
據美國人口學家分析,世界人口最終會在83億出現平衡點。其中城鎮人口峰值將在2070年為70多億;農村人口峰值在2000年為30多億。根據聯合國城市化展望,世界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950年占29.4%,1970年占36.6%,2011年占52.1%,2030年將占59.9%。2011年,發達國家的城鎮人口占77.7%,預計到2030年增加到82.1%。2011年,發展中國家城鎮人口占46.5%,2012年中國城鎮人口為52.6%。可見未來的城市化主要體現在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