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古鎮,但少古村落。然而一度被認為是“江蘇為數不多的古村落”、“鎮江最美古村落”的葛村,近日卻再度面臨被拆除之厄運。2年前,葛村就曾一度陷入拆除的風波之中,在當地居民、文保人士、文保部門以及媒體的關注之下,拆遷計劃被擱淺。2013年6月初,再次進駐該村的拆遷工作組讓這個千年古村的命運又一次命懸一線。(據6月24日中國江蘇網)
一而再的拆遷最美古村落,其中必然涉及到政府行為與村民訴求的紛擾糾葛。從政府的角度,拆遷是為了發展;從群眾的角度,有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理應保護。筆者認為,對最美古村落的政府行為必須避免強拆,只有得到群眾的認同,才能保證拆遷順利進行。
2013年6月初的鎮江新區網站上,“2013年度丁崗鎮工作重點”中明確寫著,“力爭2013年上半年實施新市鎮二期和葛村提前拆遷項目……葛村提前拆遷約500戶,確保重點項目的有序推進。”按方案,古村只留下1/6左右作為古建筑集中保護區,原本62處的古建筑得以保留的僅剩下9處。與之相應的則是群眾的訴求:“保護古村落就是保護文化,留住古老葛村就是對歷史的尊重和傳承,就是留住了文化的根和魂。” “拆掉的東西,是永遠無法再建的,我們只想給子孫后代留一點祖宗的東西。”
群眾的思維是最質樸的。把最美的東西留下來。政府追示經濟發展、民生富裕本無可厚非,但對有特色的傳統文化,是傳承發揚還是有選擇的繼承這一觀點上,卻和當地群眾本意相違,而這也正是拆遷最美古村落倍受爭議的原因所在。
按2012年底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公布,葛村被列為文物的只剩下了10處,到了葛村的改造方案中,這10處又變成9處,這9處中僅有4處原址保留,其他5處還是遷建。而事實上,當地古建筑的數量遠遠超過62處的政府統計。2011年時,南京工業大學教授、江蘇省文物局專家汪永平教授就曾在測繪后表示,還可以再發現、再發掘一些出來。
拆遷是為了經濟發展的必要,保留其實也能帶來實質的利益,關鍵在于政府與當地群眾能否達成一致的共識。就筆者理解,當地政府能否從旅游資源上做好文章。在保有現狀的同時,適當改善當地環境,吸引商家投資或贊助,打造最美古村落的旅游景點。倘如此,拆遷工作變成了村落的維護,旅游業的發展也能帶動鎮域經濟的發展和當地群眾的富裕。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最美古村落具備存在價值的同時,煥發出更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