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的安全錘一年丟千余把,近日,襄陽市公交總公司打算將用紅磚代替,既保證應急,又避免被盜。(6月17日 荊楚網)
公交車安全錘被盜的現象,可以說是遍地開花,防不勝防,以至于全國范圍內大部分城市都不能幸免。但這又是一個怪象,其不正常的地方就在于公共設施和物品理應人人愛護才是。作為危急時刻逃生的必備工具,安全錘是保障生命的重要防護盾,防患于未然的意識不可丟,正如危機常常不期而至,那么遵守公共場所的道德規范,并共同維護公用設備,就成為市民的必修課。
安全錘為什么會遭遇連番被盜呢?被盜又為何會屢禁不止呢?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有些人的公共素質不高,受到占便宜思想的束縛。公共場所是人們頻繁活動的地點,因其地域的開放性和人流的集中性,對于它的運作有著相關的政策規定,如愛護公共設施就是其中一條,思想品德的教育課本也從小告誡我們,遵守公共道德規范對于自己、他人和社會的關鍵意義。公共設備的“公共”二字強調了設備的公用性,具體來說,處于公共地點的設施和物品,具有排他性和集體共用性。因而盜竊安全錘就是實質上的違規,對于因之而引起嚴重交通事故的,則要求肇事者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從這個角度來看,減少安全錘被盜的比例,可從懲治不良行為入手。相反地,放任不管,僅僅感嘆每年被盜數目驚人,就是坐以待斃和庸人自擾。
除了事后的責罰措施外,前期的預防和警告也不可缺少,盡管教育和提倡的辦法不能取得即期效果,甚而被有些人認為虛無縹緲,可是長期的涵養,和從倡導家人、身邊人入手,卻是利于長遠、最具穩定和持續的做法。反觀之,以板磚代替安全錘,就顯得眼光短視了,甚至帶有想當然和一時興起的意味了。我們不反對創新,但一切新型的應對之策都應該以可具操作和針對性為前提,否則就是嘩眾取寵,和停于無限制的、漫無目的的討論階段。
一是,板磚本身是攻擊性工具,安置于通行的乘用車輛,不僅不會讓人聯想到保護和自衛,反而容易淪為爭執時的幫兇。二是,板磚其構造為固體之物,放于公交車不方便,對乘客也會造成意外的傷害。三是,聯系到安全錘被盜,是源于社會公德心的匱乏,自律意識的薄弱,和自我修養的欠缺,這些才是根本性的制約因素,如果不對癥下藥,卻尋求稀奇古怪的方法,可以預計的就是板磚也會被盜,畢竟相對于安全錘而言,在時下房地產市場火爆,和貨幣購買力軟弱的背景下,偷到板磚反倒是可以累積起來蓋房子,當然累積起來的板磚還是杯水車薪的,但至少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
總之,解決公交車安全錘被盜,可用和實效的應對策略,不應該從啟用板磚開始,其他國家的現行做法可以提供思考的方向。如美國的公交車車窗設計是一個應急的把手,臨危時乘客可以自行推到;車窗可以區別設計,如空留出幾處推拉窗口;將安全錘安上報警器也是很實際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