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撈外快,占道擺地攤。”昨日,網友“岔巴子”發布的這條“有圖有真相”微博,引來近2萬人熱議圍觀。記者多方了解后獲悉,圖中的“地攤男”確系洪山區城管局一名執法隊員。武漢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對此事進行徹查,并給出公開回應。(楚天都市報,6月16日)
以整治占道擺攤等有損市容市貌為要務的城管隊員,晚上下班后居然占道擺地攤,這種“悖論”發生在城管隊員身上,儼然一個黑色諷刺,想不觸動人們的神經都難。城管隊員白天穿制服巡查,晚間著黑T恤牛仔短褲擺地攤售賣茶杯等物件,有圖有真相,且經過記者查證,長久以來城管隊員欠佳的形象在人們心中無疑更加固定化了。
針對這則新聞的網絡評論中,雖然不乏“當城管也不容易”“為生活所迫”等體諒的聲音,但大多數評論則是針對城管占道擺攤行為的口誅筆伐,甚至對整個城管群體進行人身攻擊的言論也不在少數。按理說,城管隊員下班后擺攤售賣一些小物件,如果沒有占道經營,應該得到體諒。正如有網友所言,“為了生活都不容易”,“有錢誰愿意去擺地攤”?
可以說,問題的焦點不在于城管下班擺地攤,而在于“占道”。城管白天巡查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商販們的占道經營。因為這種行為不僅容易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對市容市貌也造成不良影響。城管對商販占道經營進行清理,自己卻在下班后占道經營搞副業,在商販和自身兩者之間利用“雙重標準”,這顯然是引發網友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
平心而論,在晚上城管下班期間,賣小吃的、賣服裝的以及賣小飾物的,等占道擺地攤的不在少數,這名城管隊員只是那些占道擺攤中的一份子。正是城管的特殊身份,以及長久以來一些城管的執法劣跡在人們心目中形成的不佳印象,才是城管晚間占道擺地攤這一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以及對一些帶有人身攻擊意味的評論也不乏叫好之聲的原因所在。
城管下班期間占道擺地攤當然應該規制,但人們對于城管的不佳印象卻無法通過規制城管下班占道擺攤兒這件事得到改觀。作為具有特色的城市管理制度,城管部門的作為和社會對此的觀感,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當下城市管理乃至公共治理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社會張力。包括城市管理在內的公共治理,不是公共部門面向民眾的單方面行為,而應該雙方的良性互動。公共治理必須摒棄過時的管理和壓制思維,而轉向服務思維。城市管理中的暴力執法必須堅決摒棄,探索從“執法”轉向“溝通”,從以堵截為主的“管制思維”轉向以疏導為主的“溝通思維”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在人們的觀感中,“城管”這個詞似乎已經沾染上了不光彩的韻味。雖然不少地區針對轉變城管執法模式推出一些諸如“圍觀執法”、“下跪執法”等“溫情執法”模式,但如果不從根本上調適城市管理機制體制中的梗阻,城市管理仍舊難以擺脫眼下所處的困境。延安城管對商戶“跺頭”背后的公開道歉信疑云尚未完全廓清,武漢城管晚間占道擺地攤的新聞無疑又給城市管理部門形象帶來了新的“麻煩”。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是城市管理部門亟需重新界定職能、重振公共形象的社會呼聲和公共輿論壓力,更是完善公共治理制度供給所面臨的嚴峻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