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正大刀闊斧進行著前所未有的創新。此次創新更是令其他國家“望塵莫及”。而我們該為此歡呼嗎?筆者并不這樣認為。
中國選擇創新的領域名為城市化,或說,不計代價的城市化。這是一條不歸路,一條容不得絲毫偏差的不歸路。它被覬覦著去兌現中國未來發展的基本假設——城市化引領經濟發展。然而,或許這假設本身已是本末倒置?城市化不應是經濟發展的原因,而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結果。近來,中國的決策者對城市化的深化由激進轉向謹慎,低速前行或將反而帶來利處,使中國的發展之路走得更穩、更遠。
筆者曾在之前的評論中指出,當今中國僅存的絢爛文化正在被大力推進的城市化逼上絕路,這種文化迫害的代價將由我們的子孫來償還。那么,拋開文化,這次讓我們來談談經濟。
在西方國家,城市化的實現動輒好幾個世紀。當時總人口僅5000萬的美國,將城鎮人口比例從30%升至如今的75%花費了整整100年的時間。但中國這個人口大國卻試圖以更快的速度依樣畫瓢。
而發展至今,中國城市化的現狀如何?筆者以“30-50-30規則”的簡略公式來描述,這個公式模型涉及三個發面:一、擁有城市戶籍的人數占總人口的30%,而為農村戶籍人口占70%;二、總人口的50%生活在城市,而另50%生活在農村;三、占總人口數30%的居民,其全部或絕大部分收入來自農業生產。
這些數據意味著占總人口20%的居民雖生活在城市但并未獲得城市戶籍,而另外有20%的居民生活在農村而并非從事農村相關產業(農業、漁業、畜牧業、林業等)。
中國的戶籍歷史十分有趣。起初,農民被禁止遷入城市工作生活,而必須留守農村為全國人民生產糧食。而后,國家逐漸開放直至鼓勵農村人口往城市遷移。城市化曾為中國帶來輝煌的成就,并一度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關于未來,城市化的深入推進是否依然能帶來同樣卓著的經濟增長呢?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城市化為提高農民個人生活水平以及地方政府收入做出顯著貢獻。
第一,城市化的推進大大提高了農民的個人收入,農民個人所得增長兩倍。現今,中國農村居民的平均年收入僅8000元,而城市居民達27000元。個人收入的明顯增長成為城市化帶來的主要優勢。
第二,一旦農村居民將戶籍遷至城市,便失去其對原有土地的使用權,最終這些土地資源將由當地政府轉賣給房地產開發商,從而獲得一筆可觀的政府收入。因此,當地政府為國民生產總值(GDP)的貢獻有了顯著提高,功德圓滿。同時,農民因放棄土地使用權而獲得幾萬元人民幣的補償金,對于他們來說也是相當劃算。
然而從負面意義來說,現有的城市化依然存在諸多弊端。
首先,農民工并未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福利。這種不平等待遇造成的實際損失尚未確定,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民工的心理感受。
另外,農民工消費水平極低,對城市的經濟增長缺乏貢獻。一方面,農民工的個人收入遠低于城市居民,同時,他們更傾向于將收入積攢起來寄回農村老家,而非在城市消費。如此一來,地方政府缺乏資金為農民工提供社會福利也不足為奇。
盡管農民的個人收入相較過去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同樣與日俱增。單以收入水平作為衡量經濟財富的標準是極為片面的,真正的財富應為居民可以用于享有特定生活的資本總和。
地方政府需要投資發展大量的基礎設施,而這些費用通常來自政府債務。提到地方政府債務這個熱點問題,敢問誰又知道這筆資金的具體數額?
最后,從筆者個人經歷出發,在與一些農村居民的談話中了解到,城市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更高的生活質量,但幾乎沒有人愿意因此而放棄他們的土地。對于農民來說,土地便是根,是他們未來生活的保障,更是家人從城市打拼歸來最溫暖的港灣。
如果我的結論沒錯,由自愿遷入城市的農民供應數量來決定城市化推進的效率,那么關于城市化發展的速度問題便迎刃而解。而那時,中國的經濟或因關鍵生產要素的缺失而進入衰退。
非洲有這樣一句諺語:“若要走得快,獨自前進;若想走得遠,結伴同行。”中國如今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然而細水方得長流,讓我們祝愿這條極速發展之路也能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