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城市與鄉村、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在資源上存在巨大差別,這是引導農民工進城的無形“指揮棒”。通過比利時工程師的話,筆者感悟到,一座城市如何讓更多人處于“樂業”的狀態,決定了這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觀察眼
上周,中歐城市創新國際研討會在佛山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建議,佛山可以爭當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在新型城鎮化上,佛山不僅要向國內城市學習先進經驗,更要向歐洲水平看齊。
借著中歐城市創新國際研討會的召開,中央電視臺在佛山錄制“新型城鎮化之路”論壇。論壇上,一位來自比利時的工程師葛建(中文名)的觀點迎得了全場人的熱烈掌聲。他向大家描述了比利時的鄉村生活,在歐洲,農村人和城市人并無太大區別,在鄉村同樣可以安居樂業。他不認為城市發展就是人口的增加,人口過度集中會導致城市交通、環境等問題。他提出,“我個人覺得沒必要上大學。我父親是一個廚師,在比利時很有名。我鄰居是一個木工,他沒有上大學,但是他的技能精湛,受到非常好的尊重。”
在中國,城市與鄉村、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在資源上存在巨大差別,這是引導農民工進城的無形“指揮棒”。大城市獨占了大量的優勢公共服務資源,自然地形成產業、人口的核聚效應。
為何歐洲的小鄉村、小城鎮能獲得發展的生機?政府做的正是資源合理分配的文章,在鄉村、城鎮,同樣享有很好的就業機會、便捷高效的生活、優質的教育資源,一句話,就是城市中有的,這里也有,而小鄉村、小城鎮那種慢生活的情調,更是讓本土居民樂于在此安居樂業。
城鎮化,既然是人的城鎮化,我們就要思考,搬遷式的中國城鎮化將導致什么樣的后遺癥。產業、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會對城市公共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長此以往,必然會形成有些大城市超負荷運轉,有些小城市則生機不足。在房價高企、公共資源難實現公平的情況下,外來人口難以融入城市,在這個城市貢獻幾年后,又可能選擇離開。這將會導致城市產業難以為繼,大量資源被浪費的情況。目前這一苗頭已經出現。
人與城市、產業如何才能達到相融合?必須讓到這里的人能得到安居樂業的待遇。
我們看到,在外來工人口已達到與本地常住人口同樣規模的佛山,大量為佛山制造做出貢獻的外來工,并不能在這座城市中安下家來,青壯年農民工在這里貢獻幾年后,很多都會選擇返鄉。
另外一方面,在工業化發展進程中,佛山本地的農民已全部轉成居民,雖然享受著土地分、物業出租,但并不享受“樂業”的狀態。
通過比利時工程師的話,筆者感悟到,一座城市如何讓更多人處于“樂業”的狀態,決定了這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佛山在“十二五”期末,要實現全省先進制造業第一的目標。既然制造業要升級,從事制造業的人也同樣需要升級。一汽大眾等一批先進制造項目的落戶,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大。大量從外面引進技能人才之路,當然還要堅持,但是,對已經為佛山制造貢獻多年的外來工或者外來工二代、本土農村居民或者他們的二代,他們是這座城市的人,已居住在這里,能否通過提升,給予他們更多機會呢?
在歐洲,職業教育十分風行,專業性的職業教育機構與社區近在咫尺,為社區居民提供職業技能提升的平臺。佛山一制造業企業負責人感慨,“在歐洲,專業的職業教育教的全是非常基礎的技能,木工、建筑師,都手藝精湛,他們也以此為榮,大學生還不如接受了職業培訓的人吃香。”讓大多數人在這個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正是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之路。
倘若我們一直眼光向外,不重視城市已有居民的提升問題,在新型城鎮化的路上,可能還是走不出原有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