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奶粉是送給兒童的最好禮物
——專家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三大環節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業內專家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五項措施,通過加強三個環節的監管確保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這是兒童節前夕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
源頭清理、產業升級
奶源散、收購亂、加工企業小是導致嬰幼兒奶粉質量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之一。散養奶牛機械化擠奶程度低,衛生條件得不到保障,小而散的乳品加工企業沒有建設奶源基地的積極性,缺乏生鮮乳檢測機構、檢測設備,無序競爭的鮮奶收購市場則讓監管難以開展。
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宋昆岡認為,對乳業生產整個產業鏈的運營和把控是全球乳業同行所關注的焦點,中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需要在這方面更進一步,通過對產業鏈的把控,從根源上提升乳品質量和消費者的滿意度。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制定相關政策,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鼓勵支持嬰幼兒奶粉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同時,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開展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專項行動。加強源頭監管,嚴把準入門檻,全面清理和規范嬰幼兒奶粉原料供應商和生產經營企業,堅決取締不合格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堅決淘汰不符合許可條件的企業。
“嬰幼兒配方奶粉占我國乳品產值非常大的比重,的確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姜毓君認為,產業的規范化、規模化必然推動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兼并重組、逐步將無奶源基地的小型企業淘汰,無論從養殖環節還是加工環節,適度的兼并重組都能進一步提升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水平,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全程追溯、企業負責
“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采用電子監管碼等手段監管嬰幼兒奶粉,做到全程可追溯。同時,加快制定網上銷售嬰幼兒奶粉的監管制度。加強進口嬰幼兒奶粉質量監管。
“參照藥品管理辦法采用電子監管碼等手段監管嬰幼兒奶粉,既有助于實現全程可追溯、全程可監管,又能讓百姓心中有數。”姜毓君說。
電子監管碼相當于商品的“身份證”,目前已在基本藥物中普遍使用。有了這個“身份證”,消費者和監管部門可以很容易地查詢到商品的名稱、生產企業、規格、批號、批準文號、有效期、流向等各種信息,對商品生產、流通、使用進行全程監控。
在用電子監管碼實行全程追溯的同時,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監督企業落實原料收購質量把關、嬰幼兒奶粉出廠全項目批批檢驗,建立嬰幼兒奶粉的配方和標簽備案制度,嚴格責任追究,嚴懲重處違法違規行為。
“要實現全程追溯,需要從農田到餐桌整個環節不能間斷,而且還要隨時采集信息。”北京市食品安全辦新聞發言人唐云華介紹,《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動計劃(2011-2015年)》已提出對包括進口奶粉在內的嬰幼兒奶粉進行全程追溯。在源頭養殖環節,奶牛從出生開始就佩戴諸如電子耳標,附上其出生、成長、用藥、父代母代繁殖信息、檢驗檢疫信息等等;在收購生產環節,可以通過二維碼、微型無線射頻等技術,將前端的信息自動附載;到了流通銷售環節,電子碼可幫助識別產品來自哪個收購站、哪家乳品生產企業等;最后到了終端消費環節,消費者可以通過設立在大型食品批發市場商場、超市和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的追溯信息查詢驗證系統查詢所有信息。
標準建設、強化檢測
“三鹿奶粉”事件后,盡管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出臺多項措施,但個別乳制品企業仍罔顧社會責任和道德法律,問題奶粉頻頻出現,使得奶粉安全問題成為不少家長的心病。完善標準、加強檢測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國在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嬰幼兒乳粉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生鮮乳和嬰幼兒乳粉的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姜毓君說,目前我國嬰幼兒奶粉的標準基本與國際接軌,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產品的更新,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產品標準體系,強化產品檢測。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的產品標準體系,強化對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奶粉的檢測,公開、透明、規范發布信息。
“盡管好的產品是生產出來的,但強化對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奶粉的檢測可以更好規范企業嚴格生產,把好質量關。”姜毓君說,企業、政府各負其責,才能更好地確保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