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5月29日報道,埃及駐華大使和埃及駐華使館旅游處5月28日下午對中國男孩在埃及盧克索壁畫上涂鴉一事作出回應。
埃及駐華使館大使艾哈邁德先生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感謝和尊重,感謝他們關注中國男孩在游覽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時在一幅法老壁畫上涂鴉的事件。大使表示,那個中國男孩不道德的行為,是對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無知的表現。
埃及駐華使館旅游處也發布致“親愛的中國朋友們”的信件,信件署名為埃及駐華使館旅游處旅游參贊阿布先生。信件感謝中國朋友們對破壞文物的行為予以強烈的譴責,并稱,“對于中國男孩在埃及文物上刻字的行為感到非常遺憾,因為埃及文明不僅屬于我們。這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據南方周末網5月27日報道,5月24日,網友@空游無依在微博上稱,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了“丁XX到此一游”幾個字。涂鴉當事人身份被曝光出南京某中學生。當事學生家長隨后通過媒體公開道歉,并請求大家原諒孩子,“給他一個改錯的機會。”
5月27日,據新華網報道,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上的中文涂鴉已基本清除。
如何對“到此一游”說不?
而繼中國男孩在埃及景區“到此一游”后,有媒體報道稱敦煌壁畫被發現有人題字“到此參觀考察”,這兩起事件引發了公眾對于文明出游的討論。5月28日,國家旅游局官方網站上再次掛出《中國公民出國(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同時發布的還有《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
《中國公民出國(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提及參觀游覽,遵守規定;習俗禁忌,切勿冒犯;愛護環境、請勿喧嘩等。而《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的內容則更為詳盡。其中指出,不在文物古跡上涂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
這兩個旅游文明公約并非首次發布,2006年已由中央文明辦、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
據《京華時報》5月29日報道,國家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時隔近7年再次掛出“公約”、“指南”并不是與近日埃及“到此一游”事件有關,而是為了配合《旅游法》的出臺,希望在文明旅游方面做進一步的引導。“自2006年公布之后,這些年一直在提倡文明旅游,同時今年出臺的《旅游法》中也有針對游客文明旅游的相關規定,國家旅游局預計會在今年上半年出臺相關措施,主要內容還是以宣傳引導游客文明旅游為主。”該負責人透露。
《旅游法》是中國旅游業發展史上的第一部法律,2013年4月25日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旅游法》第13條規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
《旅游法》能制止“到此一游”嗎?據《檢察日報》5月29日報道,“文明出游本屬于道德問題,旅游法將其提升至法律層面,旨在提醒人們事關重大,需要引起高度警覺。”王惠靜表示,如果不文明出游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或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必須依法予以懲戒,提升執法效果。但是,旅游法重在對游客權利的宣傳和保護,其并沒有就不文明出游規定游客的具體法律責任,“關鍵還是靠道德約束和有關部門的宣傳教育。”
根據文物保護法,游客如果在文物上刻畫破壞文物,將受到懲處。《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要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