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庫》聚焦“城鎮化”發展:不是慢了而是快了
自201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以來,我國關于城鎮化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正在形成熱潮。近日,中國發展出版推出的《中國智庫》第二輯以“城鎮化”為研究主題,收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關于城鎮化問題的最新、最厚重、最權威的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解析中國推進城鎮化面臨的問題和可行路徑。據悉,這些研究成果是首次在國內公布并出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中國智庫》中撰文認為“中國的城市化不是慢了而是快了,面臨的主要矛盾不是速度問題而是質量問題”,解決城鎮化推進中的質量問題,宏觀層面上應注意提出符合實際和與經濟社會發展所處階段相適應的目標、推進城市產業發展的多元化、扭轉靠高房價為城市建設籌資的傾向、準確把握城鎮化速度和質量的關系。實施層面上則要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建設學校、醫院、公共交通等公共設施,解決好城市失業和收入分配失衡問題,還要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在封面文章《城鎮化十大典型問題》中,就如何科學認識和衡量我國的真實城鎮化水平,如何全面理解和度量城鎮化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產品供給的效率和有效性等十個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文章提出,我國已有城鎮化模式的根本特征是“人地分割”。“土地資源的大量占取和低效利用”與“大量農業轉移人口無法融入城市”是已有“人地分割”城鎮化模式所必然導致的突出矛盾,也是推進健康城鎮化所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本輯的另一篇封面文章《中國城鎮化的真實水平》,針對城鎮化率成為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之后,部分地區出現的片面追求“數量城鎮化率”乃至形成數字水分的傾向,構建了可同時反映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的“加權城鎮化率”指標,并從多個維度分析城鎮化的結構性特征,以期形成我國城鎮化真實水平的完整圖景。侯永志評價,不同于以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為量的“城鎮化”指標,“加權城鎮化率”指標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文章認為,當前我國特大城市的城鎮化率已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大型城市的城鎮化率也已超過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小城市城鎮化率雖低,但承載了全國大部分(61.9%)的城鎮人口。未來的中國,大型城市城鎮化率快速提高的可能性在降低,以沿海大型城市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為中心的中小城市群,吸納農村轉移人口的潛力仍然很大。
除城鎮化專題之外,本輯《中國智庫》還刊載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加快中國政策咨詢類智庫建設的建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者馬名杰和石光撰寫的《全球坐標中的中國創新》、國家統計局總工程師鄭京平撰寫的《生態文明:有共識,難推廣》、北京大學教授葉自成撰寫的《華夏主義:中國軟實力的根源》以及日本神戶大學教授王柯從中日民族文化心理著眼探究兩國關系的文章《“邊緣”的焦躁與民族主義的內化》等。
《中國智庫》是中國發展出版社今年3月策劃推出的具有雜志特點和思想庫色彩的連續出版物。創辦的宗旨是讓決策者更多了解民間聲音,讓決策過程為更多民眾認可,在政府與理論界和民眾之間搭建橋梁。
《中國智庫》每兩個月出版一輯,以主題文章與欄目相結合的形式,主要就理論、對策和戰略問題進行探討。刊物以經濟和社會改革與發展問題為主體,兼顧文化、國家戰略等領域。在傳達學術觀點和政策建議的同時,提供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與批判。學術文章加評論與深度調查,構成理論與熱點的結合,既體現智庫文章的深度,也體現刊物的社會參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