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張幼云
聽了湖南長沙潯龍河生態小鎮這個案例后覺得很受啟發。我認為,中國的城市化不可能是一個模式。因為我們區域的差異,城鄉的差異,東西南北中都有差異,可能要有一個總的原則。但在模式上應該允許實驗,因為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現在城市化規模之大、速度之快,我們在制度設計、政策制定與試點等各方面準備不足,面臨很多新的困難與挑戰,所以我覺得允許實驗,鼓勵實驗,但一定要有一個把握的原則。
我們推動城市化的價值體系是什么?如果我們遵循是推動社會的公平公正,我覺得推進城市化就是最大的價值所在,因為過去的城鄉二元是最不公平的,我們現在改革是要制度改革,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為農民造福,造福整個中國人民,也包括為城市人造福,提升、凈化我們自己,使我們對人權,對社會公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留守兒童、農民工臨時夫妻等現象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這是我的心里話。我覺得這個案例的實踐探索推動了社會公平化。”
我覺得推進小城鎮一定要考慮產業,而且要有前瞻性,在考慮支柱產業增長點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人才,目前50億的世界人口,現在需要工作約30億,但真正工作的只有12億,所以美國人現在已經開始叫“工作”為“戰爭”,崗位戰爭迫在眉睫。所以,我們現在的城鎮化不僅影響中國,還影響世界,因為這里涉及到最后是人安居樂業,沒有樂業進城干嗎呢?我想推進城鎮化,一定要考慮人的素質。城鎮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但推動城鎮化得靠人,而人的素質高低也就決定我們城鎮化質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