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塘下村種田人越來越少。“全村一共430多戶,2003年村里還有一半農民在種田,現在只有120戶種了,還多是村干部、小組長和老人,40歲以下的人種糧積極性幾乎為零。”村支書劉學澤說。長久以來,我們都難以想像一個農業大國正在面臨“農民荒”的危機。(5月20日《光明日報》)
一個農業大國,長期以來都是農村勞動力過剩,現在卻出現“農民荒”,不知是好是壞、是喜是憂。或許因為是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筆者對“三農”問題比較關注,對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民外出打工增多、農田無人耕種等現象深感憂慮。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筆者以親身體會寫了一篇《根治農村農田拋荒現象刻不容緩》的建議,在紅網舉辦的“我向兩會建言獻策”活動中被評為“十佳提案”,得到了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然而這些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沒有得到有效改變,現在反而面臨著“農民荒”的危機,“誰來種地”、“靠誰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等問題,更讓筆者深深擔憂。
新農村建設為什么那樣難?農民為什么寧愿拋家棄子、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而不愿意種田?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但筆者覺得主要還在于種田只能填飽肚子、不能發家致富。據了解,這幾年糧食連年豐收,但常常是“增產不增收”,雖然“多收了三五斗”,糧價漲幅遠不及種地成本漲得快。劉學澤說,現在和以前比,每畝地用肥增了70元,用種增了40元,加上機耕等各種費用,每畝投入從原來的220元漲到現在的400元左右。雖然種地成本翻番,但糧食產量增加不多,每畝五六百元的收入只抵上打工三四天掙的錢,真是“辛辛苦苦忙一年,不抵一月打工錢”。面對這樣的現狀,盡管難以割舍故土情懷,尤其對于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來說,原本他們就不會做農活,加上多數人又無“爹”可“拼”,于是出去打工,成為了無奈的首選。
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守著三分薄地,絕對賺不了錢、發不了財。推進城鎮化建設,是大勢所趨,也是解決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據統計,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27%。“農民荒”的現象,可以看出,農民減少了,城鎮發展了,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應該肯定。但是對我國來說,地域如此遼闊,發展卻不平衡,“三農”問題才是基礎和基石。農村穩,則全國穩;農業興,則發展快;農民富,則多數富。在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同時,絕不能輕視了農業這個傳統產業。
俗話說:“倉里有糧,心里不慌”。“農民荒”的出現,也不由得讓人心慌。實現連續增產后,我國糧食還有增產后勁嗎?增產的空間又在哪里?在城鎮化發展加速推進的過程中,大量農村青壯勞動力涌入城市,“空心化”的農村該何去何處?如果年輕人都只想當工人和市民,那么留守老人、孩子誰來關心照顧?如果農村勞動力不足,那么新農村靠誰來建設?因此,“農村空心化”、“土地城鎮化”的現實讓未來糧食增產面臨挑戰,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只是糧食產量的持續增長,需要深入研究的還有很多方面。
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建設美麗中國基礎也在農村。曾經,有關部門和領導把組織農民工外出務工,加快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作為一項經驗和政績來推介及炫耀。如今,當農民紛紛外出“淘金”,在“種了他人自留地、荒了自家責任田”,導致農村出現了“農民荒”危機的現實面前,又該讓誰臉紅和心慌呢?這不能不引起重視,并亟需想方設法來盡快解決。這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有希望,實現“中國夢”才不只是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