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造中,決策者是否也應充分考慮到保留原住民,保持“生活的延續性”的問題?
針對網上所傳“地產開發商近百億元資金改造什剎海”消息,西城區官方微博“北京西城”3日中午作出回應稱,此消息是網友依據片段信息的“誤讀”,什剎海舊城保護示范項目非商業開發。
“什剎海改造”被誤讀的背后,體現出如何保護好老北京命脈的民意憂慮。在此,有三個問題需要得到相關方面的進一步解釋。
首先,項目如何做到公開透明。西城區官方微博稱,“北中軸線核心保護區·什剎海地區舊城保護示范項目”的范圍東至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前海東沿,北至鼓樓西大街東段,南至平安大街,總面積15.56公頃。這一區域位于什剎海歷史文化街區,根據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的相關規定,相關建設方案是否應當及時進行公示,廣泛聽取公眾,特別是當地居民的意見?
其次,政府如何在舊城保護中履行職責。西城區官方微博介紹,項目包括基礎設施改造、人口適度疏解、院落修繕保護、環境治理美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措施。這些措施理應是“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政府職能的應盡之義。但官方微博又表示,項目“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總投資83億元,由國企運作。那么,在舊城保護的工作中,如何踐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改革原則?應由政府承擔的公共服務職責,以什么恰當的方式交給企業和市場?
再次,如何在舊城保護中保持“生活的延續性”。西城區官方微博介紹,這次項目“主要采取居民自愿申請的方式進行人口適度疏解”,“調整提升現有業態”。如果沒有原住民,歷史街區也就沒有了靈魂。什剎海保護曾有過煙袋斜街的成功范例,歷史肌理和建筑風格沒有改變,原住民沒有遷移。2010年,煙袋斜街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證明歷史真實性、風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續性都得到了良好的傳承。此次決策者是否也應充分考慮到保留原住民,保持“生活的延續性”的問題。
煙袋斜街之所以成為什剎海整治的楷模,正是在于良善的公共政策的引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邊蘭春教授2001年主持過煙袋斜街保護規劃,政府通過宣布“不拆了”,僅僅投入不到160萬元用于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就激活了當地居民自我修繕的積極性。其中的基本經驗,已作為“推動房屋產權制度改革,明確房屋產權,鼓勵居民按保護規劃實施自我改造更新,成為房屋修繕保護的主體”的條款,寫入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
我們期待,城市總體規劃和“煙袋斜街模式”體現出的正確原則,能在什剎海地區的更多胡同,乃至整個北京舊城保護得到借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