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市某小區“一批麻雀”突然死亡,在H7N9禽流感發生的敏感時期,“天上居然掉死鳥”在各種猜測中,官方微博“@南京發布”第一時間回應公眾,經市農委確認,這些死亡麻雀H7N9檢測結果全部呈陰性,因此判斷麻雀集體死亡不是禽流感所致。“至于麻雀為什么會死亡,需經過其他測驗論證,結果出來后,會盡快發布”。
面對突發事件,以權威信息及時回應公眾關切,防止引發“恐慌”等社會性問題,當然是一種進步。但筆者以為,有些事情不能止于一次“發布”。
追問這批麻雀為什么會死,不僅因為公眾有這樣的權利,還因為有更多困惑待解。麻雀不會無緣無故“從天上掉下來”,排除禽流感所致,會不會是食了有毒的谷子,飲了有毒的水,吸了有毒的空氣,即便不是一毒致死,而是綜合致病,“死了還找不到原因”亦有可能。但我們不得不想,原本繁衍力超強的麻雀,怎么會遇到如此的生存危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動全民打麻雀,在紀錄片《新聞簡報》中,一只麻雀落在電線桿上,人們爬上電線桿;落到房頂上,人們爬上房頂;落到樹上,人們又爬到樹上,揮舞著竹竿驅趕。最后,麻雀活活累死,從空中掉了下來。于是,人們“歡呼雀躍”。
但今天麻雀自己從天上掉下來,人們卻一點也笑不起來。其實,有生存危機的又何止麻雀,“天上飛的,海里游的,圈里養的,地上長的”,都可能面臨知名或不知名原因的死亡。科學發展到今天,人類在研究抗病毒的同時,卻在不知不覺中創造著“污染自己的病毒”。我們可以選擇“不吃雞”,但不可以選擇不喝水、不呼吸空氣。
麻雀之死,折射人與自然和諧之殤。及時向公眾說明“麻雀之死不是禽流感所致”,只是政府職能的一個底線,更重要的是在科學有效治理污染、保護自然環境上負起責任、奮力作為。不能認為這只是一市一地的任務,更不能為“死鳥沒落在自家小區”而暗自慶幸。從麻雀之死中舉一反三,抓住可能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傷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具體問題,“一件一件抓緊辦,一年一年接著干”,鍥而不舍地創造“綠色的生命銀行”。如此說,“麻雀為什么會死”可能確實會“盡快發布”,但要真正認識雀死之殤,并從源頭上治理還須有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