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京主城道路過去5年平均每年被挖1500次,市民苦不堪言。經濟之聲評論:城市發展離不開科學長遠規劃。
中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最近江蘇南京三牌樓大街的居民和商鋪老板都很痛苦,因為這條路又開始修修補補了,漫天的塵土、刺耳的噪音,讓他們苦不堪言,整條街簡直就是個工地。南京城建部門的統計說,過去5年間,南京主城區道路經過行政許可的開挖達到3400多次,約開挖面積30萬平方米,算下來平均每年大約要被挖1500次。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行政學研究室研究員贠杰表示,其實像南京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城市都有,有些地方甚至比南京更嚴重。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呢?贠杰稱,這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政府管理城市水平的低下,二是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扭曲的政績觀。政府,挖路、修路能帶來GDP的增長,而政府行政成本的意識很低,所以政府對挖路、修路比較熱衷。
贠杰:城市總是挖路、修路,規劃是一個大的問題。現在很多公眾,包括媒體往往責怪政府規劃部門。但是規劃部門很難協調這種割的管理體制,規劃問題是個更高層次的規劃問題。另外,執行力很弱。很多部門很難去嚴格執行已有的規劃,這樣就造成了我們路天天修,而且拉鏈路不斷的發生的這種情況。
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城市采用的是“針灸式”的城市更新方法——今天修地鐵,明天擴馬路,城市永無寧日。南京相關部門說,南京正在加快雨污分流和道路出新的進度,要求建設主體設立協調部門,把電力、通信、燃氣、自來水等相關管線單位均納入進來,同步下地。贠杰認為,出現這種現象,表面上是在于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而實際上則在于統一的高層規劃決策做得不夠。
贠杰:這是造成拉鏈路的表面化原因,現在很多人把拉鏈路的根源歸咎于條塊分割的政府管理體制。但實際上,條塊分割的政府管理體制是現在社會很正常的管理體制,它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拉鏈路的根源并不在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而在于統一的高層的規劃決策方面做得很不夠。此外,在已有的決策執行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的關鍵是,在條塊分割的部門體制之上,建立起高層規劃決策體制,同時,從思想上要重視規劃對于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無論如何,修路的目的、城市發展的目的都是為了惠及百姓,讓城市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讓城市更文明、更長遠可持續發展。缺乏長遠科學的城市規劃,實際上那只是“道路拉鏈”問題,甚至文明的交通擁堵、空氣環境惡化都和目前不科學的城市規劃有關。贠杰說,切實加強城市規劃,需要有長遠、整體、全局性的眼光,并嚴格執行。
贠杰:一方面,我們在制定規劃的時候,要有長遠的、整體的、全局性的眼光。第二,要有嚴格的規劃監督和執行體制。第三,在規劃決策環節要盡可能的引入公民參與機制,讓規劃更科學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