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鎮化進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今后的發展道路該如何走得快又穩?日前,安徽省統計局的專家給出了多副“藥方”,指出全省城鎮化的進程正在明顯加快,但發展水平仍偏低,建議未來應重點培育安徽的區域城市群,同時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完善對人口城鎮化的保障。
安徽城鎮化率落后全國四年
2012年,全省5988萬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2784萬人,占46.5%。根據城鎮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安徽已經進入城鎮化發展的加速階段,城鎮人口步入快速增長軌道。
比較看,安徽的城鎮化水平仍然較低,不僅與發達省份有差距,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安徽城鎮化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仍低6.1個百分點,與2009年全國平均水平相當,落后于全國4年左右,居全國第23位。與中部省份比,僅高于河南,其他省份都高于安徽。
農民工進城后穩定性不夠
安徽是流動人口大省,大量剩余勞動力離開土地,為城鎮化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2012年全省1500多萬跨鄉鎮流動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在省內流動,其中部分人口落戶省內的大、中城市,其余作為“候鳥”型流動人口,在城市與農村間“遷徙”,這些流動人口向城鎮、城市快速轉移,從而帶動全省城鎮人口增加。
不過,全省農民工的城鎮化穩定性還比較差。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進入城鎮的農民,雖然從事非農產業,但并沒有完全斷絕與農村土地之間的聯系,相當多的農民工沒有穩定的住所和就業崗位,工資較低,不能享受城市住房、醫療、教育和其他福利,返鄉率較高。
市區和縣城的人口規模偏小
2010年,全省16個省轄市中,城市(不含市轄縣)常住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有8個。其中,省會合肥是全省唯一人口超300萬的城市,但與全國主要省會城市比,人口規模仍偏小,特別是與中部其他省會城市比,人口規模最小,不及武漢的一半。
不僅作為區域性中心的城市規模小,而且作為聯結城市與廣大農村的縣城規模也偏小。全省62個縣(市)城關鎮(街道)人口平均規模為12.1萬人,僅占平均人口的18.7%,人口最多的巢湖市區也僅有32萬人。表明安徽的縣城規模明顯偏小,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任重道遠。
土地和人口要同步城鎮化
省統計局有關專家認為,對于安徽來說要著力培育區域城市群。同時,加大重點小城鎮建設力度。
此外,需要進一步完善人口城鎮化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將進入城鎮務工的農民工納入城鎮社會保障對象。建立健全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制度,在住房、就業等方面進行政策扶持。有針對性地在本地城鎮培養相關行業對口人才,減少本地城鎮人才的缺失。在城鎮土地管理上,要做到“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