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雙年展組委會搭建了一系列供公眾參與的平臺,為業界設計者、設計專業學生以及普通市民提供了交流的好機會。
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開展了“五座武漢城市地標”和“十項‘武漢設計’最具影響力工程”評選活動,分別從本次雙年展在武漢美術館展出的11項優秀歷史建筑和50項在漢工程設計單位設計的經典工程中選出。
現場投票當天,許多市民趕往武漢美術館捧場,投票桌前不時排起長隊。最終,五個“武漢城市地標”的稱號分別由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江漢關大樓、國立武漢大學圖書館和漢口匯豐銀行大樓摘得。
這些上榜的建筑和工程,無一例外,都有著自身鮮明的特色和印記。黃鶴樓表現武漢悠久的楚文化和歷史記憶,武漢長江大橋展示武漢橋梁交通工程的傳統優勢,江漢關大樓是大武漢對外開放的標志,國立武漢大學圖書館是武漢深厚文化教育實力體現,匯豐銀行大樓展示武漢金融優勢,5大武漢地標全面展示了大武漢曾經的輝煌,也向世界宣告復興大武漢的決心。
在本次雙年展10項“武漢設計”最具影響力工程評選當中,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武漢-廣州高速鐵路工程、武漢鋼鐵公司一號高爐、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漢天興洲公鐵大橋、武漢漢口江灘、廣東科學中心、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kV輸電線路工程、武漢長江隧道以及滬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特大橋當選。這十項工程,展示了“武漢設計”世界領先、全國第一的實力,是武漢設計國際競爭力的標桿,世界通過了解這些標志性工程來了解武漢工程設計產業的綜合實力,武漢通過展示這些工程來宣傳武漢設計品牌,奠定中國工程設計基地的地位。中國武漢工程設計產業聯盟就是集成這些國際頂級設計院的各方優勢,通過組織綜合設計,提供區域開發設計方案,從而做到環境友好、資源節約。
整個雙年展期間,舉辦了4場專題活動:雙年展新聞發布會、開幕式、百年金融建筑首發式、閉幕式。6場高峰論壇:藝術城市論壇、第三屆武漢勘察設計行業院長論壇暨工程設計產業高峰論壇、2011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高峰論壇、中國民營勘察設計企業家高峰論壇、生態城市及綠色建筑國際高峰論壇、武漢市委常委中心組(擴大)報告會暨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閉幕式。二十天的展會,不管哪天來,你都能享受一場視覺藝術的盛宴。組委會特別邀請了部分武漢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院士、大師利用三個周末的時間在現場開設3場“大師講堂”,講述行業前沿內容以及經典工程背后的故事,揭示工程設計的“奧秘”,培養市民的審美情趣。
同時,本次展覽設置了16個企業主題宣傳日,由來自水利、電力、鐵路、公路、煤炭、汽車、市政、輕工、建筑、冶金、環保、城市規劃等領域的龍頭設計院自行籌辦,講述設計以外的故事,在展會現場向市民秀“絕活”。
雙年展延伸——《畫冊》首發和應邀赴德國展出
按照國際慣例,雙年展結束后,市城建委、湖北美院精心編輯了《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畫冊》,既作為藝術檔案永久收藏,也作為持續宣傳大武漢和以“武漢設計”、“工程設計之都”為代表的武漢城市文化新品牌的載體。展覽畫冊的裝幀設計折射出雙年展所具有的里程碑般的意義,并展現出新時代武漢的城市文化形象。2012年3月8日兩會召開期間,在神圣的藝術殿堂——北京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了《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畫冊》首發式,武漢市市長唐良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陳重、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武漢市副市長胡立山、市城建委主任王立出席了首發式。首發式由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麗敏主持。參加首發式的省內外媒體有50多家,武漢市還向中國美術館、天津美術學院以及人民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媒體代表贈送了《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畫冊》。首發式后,武漢市城建委領導與教育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有關領導就武漢打造“工程設計之都”相關工作進行了詳細商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領導對武漢“申都”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支持和關注。
德國慕尼黑大學托馬斯·赫爾佐格教授評價,首屆武漢設計雙年展將工程技術用藝術形式表現出來,這在國際設計展上尚屬首創,展品不僅是工程技術本身的科技含量高,藝術表現形式也是獨樹一幟的?;氐聡?,赫爾佐格先生盛情邀請武漢設計雙年展赴德國展出,并專程來漢與王立主任商談。經初步商定,“武漢設計雙年展”將于今年11月底、12月初在德國歷史文化名城和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慕尼黑舉行。同時,今年是武漢——杜伊斯堡建立友好城市30年,市政府擬將武漢設計雙年展在杜伊斯堡巡展,作為文化交流活動之一。使得“武漢設計”走出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