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一陣做成都的社會調查發現,傳統社會是互惠的。比如,農村建房是請一頓飯,你幫一把、我幫一把,房子就建起來了。社會的互惠在人的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當城市過渡到商業化,過渡到價值取向,隔離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造成了社會的不幸福感,很多社會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F在,新型的社區需要很多聚集,不僅僅是人群聚集,還需要公共服務集聚、公共服務多樣化、專業化。這些完全由政府或者某個人是很難承擔的,需要公益社會組織來承擔這個任務。實際上,未來城市生活品質的提高,并不僅僅是建筑空間,而是生活空間。生活空間是需要社會組織來承擔的。
根據我們在農村的調查,農民收入80%以上都是非農收入,空心化也十分嚴重。作為產業來講,中國已經實現了轉型,但是從居住角度來講,它是半城市化,并沒有完全移居到城市,城鄉二元制度沒有給他們實現的這種可能性,產生了很多像德州這樣的做新型社區建設的案例。
中國現在城市化面臨新的發展階段,從國際來看,城市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是在城市住房改革以后發生的,現在再加上土地財政的赤字作用,城市發展的問題是比較突出的。這個突出表現在我們過多地強調生產性,過渡強調了經濟價值,忽視了文化價值。另外,現在很多城市不是集約了,而是過度集約了,產生了負面的效果。就單一的價值標準來看,我們談經濟集約、土地集約,實際上城市還是生活空間,應該體現為多功能的生活空間,是美的空間、人文的家園空間、環境空間的集結,不能簡單用經濟土地價值來衡量。
很多農村生活方式已經完全城市化了,而人的城市化關鍵在于生活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生產關系的轉變。城市化是對社會關系的一種破壞,我們沒有重建。那么我們在建筑上要考慮社會性,考慮發展性,考慮人文的關懷,給不同群體提供一個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