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概況
汕頭市位于廣東省東部,瀕臨南海,位于北回歸線之上,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之門戶、華南之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著名僑鄉和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汕頭是粵東中心城市,自古以來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和進出口岸,是連接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城市之一,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臺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全市總面積2064.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總人口506.5萬人。海外華僑335萬多人。
二、城市化進程
汕頭于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美、英、法、德、日、俄、荷、比等國家曾在此設立領事館,有“百載商埠”之稱。1921年汕頭設立市政廳。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出現“商賈云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改革開放為汕頭注入了強大活力。1981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正式創立,汕頭城市發展迎來又一個輝煌時期。改革開放30年,汕頭GDP、人均GDP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增長29倍、16倍和36倍。工業總產值增長160倍,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52倍。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汕頭特區面積從1.6平方公里擴大到234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從7.25平方公里擴大到118.06平方公里,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相繼建成,形成以海港、空港為中心,高等級公路、鐵路為骨架的海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實現了從以農業經濟為主向現代工業、服務業各業并舉綜合發展轉變,逐步邁向開放、繁榮、充滿活力的現代海濱城市。
世紀之交,汕頭曾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到經濟滑坡的調整過程,2002年起GDP逐年恢復性增長。近年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銳意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市奮力拼搏,出現了平穩較快發展的新局面。從2004年起GDP增長幅度開始超過兩位數,2008年開始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實現GDP974.78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1.22億元,均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預計2009年GDP超10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約60億元,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臺階,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一批港口交通等重點建設項目相繼動工,中心城市的功能明顯強化。一批市政工程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城市面貌明顯改善。一批招商引資項目簽約、開工、投產,發展后勁明顯增強。一批沉寂多年的項目被重組激活,經濟明顯升溫。一批涉及民生民安的社會管理重點工作和黨建工作全面推進,發展環境明顯優化。全市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和馳(著)名商標及國家、省名牌產品居廣東省地級市第二位。先后獲得“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創建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等稱號。
三、城市發展動力分析
1、政策優勢
汕頭是經濟特區,擁有先行先試的試驗權和地方立法權,享有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汕頭的發展高度重視,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加快發展以汕頭為中心的粵東城鎮群,賦予汕頭粵東中心城市的定位。2006年廣東省粵東工作會議對汕頭今后十年發展作出部署,從政策、機制、資金和項目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2009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再次在汕頭召開現場會和粵東工作會議,要求汕頭增強城市集聚輻射功能,加快打造區域中心城市,出臺《關于促進粵東地區實現“五年大變化”的指導意見》,支持汕頭建設一批重點項目,支持汕頭率先建設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
2、人緣優勢
汕頭是全國著名僑鄉。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多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臺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豐富的僑資僑力是汕頭的寶貴資源。縱橫國際貿易舞臺的潮商,已經形成一支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其濃厚的商幫文化,至今仍在世界貿易領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同時,全國各地還有一批頗具實力的汕頭籍企業家,在全國各大城市成立了近40個潮商組織,民資民力豐富是汕頭的比較優勢,是推動汕頭發展的動力。汕頭可以充分發揮潮籍鄉親在港澳、東盟和國內各地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優勢,加強與港澳和東盟的經貿往來,提升合作水平;深化對內開放,引導潮籍企業家回鄉創業。國內外潮商是汕頭經濟崛起加快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外生動力。
3、地緣優勢
汕頭已被國家列入環珠三角地區和海西經濟區范圍,是聯接珠三角、長三角兩大經濟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左右逢源”的地緣優勢明顯。珠三角和海西經濟區發展戰略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汕頭加快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汕頭是廣東省距臺灣最近的港口城市,市區距臺灣高雄214海里,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聯。隨著臺海兩岸關系出現積極變化,汕頭港被列入大陸首批63個兩岸直航港口、國家批準設立臺灣農民創業園,汕頭對臺經貿合作取得歷史性突破,海上貨運直航航線逐步呈現“黃金航線”效應,完全有條件建成粵臺經貿試驗區,成為廣東擴大對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橋頭堡和重要通道,建成大陸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區,兩岸文化交流的熱點地區。
4、港口優勢
港口資源是汕頭參與區域經濟競爭的比較優勢和核心戰略資源。汕頭有海岸線289公里,適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線有28公里,可供開發的港口有103處,可建5萬噸級至30萬噸級泊位50多個,擁有建設深水大港的優良自然條件。汕頭港歷來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重要出海口,是我國沿海五大港口群的主要港口,是全國25個主要港口之一。目前已建成泊位88個,萬噸級以上16個,與世界47個國家和地區的210多個港口,以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年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
5、產業優勢
經過多年發展,汕頭已經形成比較扎實的產業基礎。主要有紡織服裝、工藝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加工、機械裝備、印刷包裝、音像材料、電子信息等八大優勢行業。形成中國玩具禮品城、中國工藝毛衫名城、中國包裝印刷和設備生產開發基地、國家輸配電設備制造特色產業基地、中國文具生產基地、中國針織內衣名鎮、中國家居服裝名鎮等一批有影響的特色產業基地。商貿發達,素有“百載商埠”之稱,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等綜合服務業配套齊全,公共服務、科技進步、信息技術以及現代服務業對粵東地區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6、文化優勢
汕頭的文化底蘊豐富,人文優勢獨特。歷來人杰地靈,人文薈萃,重教興學,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潮劇、潮州音樂、剪紙、潮陽英歌舞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潮汕文化、僑鄉文化、海洋文化、特區文化獨具特色,為提高城市品位,凝聚僑心、民心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汕頭已成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園林城市和雙擁模范城市。豐富的城市人文精神,繁榮的文化產業,給汕頭發展增添新的活力與動力,極大地提高汕頭城市的軟實力。
在充分分析發展優勢的同時,也要看到汕頭城市發展瓶頸。一是經濟堆頭不大,產業輻射帶動力不強。二是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較低,產值僅占工業總產值的15.58%,產業層次偏低,結構還不合理。三是資源和環境壓力不斷加大,汕頭人口密度為2408人/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國的3.7‰,土地占全國的0.2‰,人多地少的矛盾尤為突出,發展空間受到極大限制。四是城市集聚輻射功能不強,每萬人高速公路密度僅為廣東省的33%,鐵路通車里程僅為廣東省的0.9%,未能體現出區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樞紐地位和作用。
四、城市定位和發展戰略
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新一屆汕頭市委、市政府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在更高層次上謀劃未來發展,提出城市新的發展定位、產業定位、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并因應形勢發展不斷地加以豐富、深化和完善。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和“三年打基礎、五年大變化、十年大發展”的總體要求,搶抓國家實施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的重要機遇,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工業強市、以港興市、開放帶動和自主創新五大發展戰略,主動融入珠三角改革發展、主動融入粵港澳緊密合作、主動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構筑新興制造業、臨港工業、綜合服務業和現代效益農業四個基地,打造區域交通航運、新型工業、綜合服務和科教文化四個中心,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現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態型海濱城市。具體目標是,在前三年完成打基礎階段性目標基礎上,到2011年GDP比2006年翻一番,達到1400億元,實現大變化;到2016年GDP在2011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達到3000億元以上,實現大發展。使汕頭成為新時期最開放、最具活力、最宜居住創業的城市之一,成為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經濟繁榮、法制完善、環境優美、僑鄉特色明顯、人民安居樂業的經濟特區,成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
五、城市化發展策略
汕頭市委、市政府從汕頭的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出發,深刻把握和認識始終堅持解放思想的重要意義,將解放思想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機結合,把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作為加快汕頭未來發展的基本保障和動力源泉,致力探索推動科學發展的模式和機制,走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
(一)規劃建設三大經濟帶,拓展城市和產業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和產業集聚功能。
汕頭規劃建設東部城市經濟帶、工業經濟帶和生態經濟帶三大經濟帶,是破解汕頭城市發展空間和產業布局發展難題,突破土地制約瓶頸,提高汕頭城市和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戰略舉措。其戰略構想從2003年開始提出,經過多年鍥而不舍的努力,發展思路和規劃布局不斷完善和提高,最終形成市委、市政府的決策付諸實施。東部城市經濟帶全長12公里,以河口整治為切入點,以海堤建設為重點,結合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百年一遇標準的防洪大堤,堤路結合,建設高標準的市政大道和亮麗的海濱景觀帶。用兩年時間圍海造地24平方公里,建設成為汕頭新的中央商務區,承接高新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打造世界有名、全國一流的生態型海濱新城。工業經濟帶依托廣澳港區、潮陽港區和保稅區,全長32公里,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重點建設廣東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園區、汕頭臺灣產業合作園區、華僑投資園區、臺灣農民創業園、臨港工業區等產業園區,是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發展臨港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形成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將建成現代化濱海工業新城。生態經濟帶長60公里,規劃面積388平方公里,是集生態效益農業、濕地保護區、高新技術科教園區、都市生態旅游和南濱商務區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經濟走廊。三大經濟帶的規劃建設,清晰勾勒出一個大汕頭城市發展格局。
(二)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港口經濟,建設東南沿海現代化億噸深水大港。
汕頭市委、市政府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加快大港口建設,變港口資源的潛在優勢為現實優勢。在鞏固發展珠池港區的基礎上,把廣澳港區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專門成立了建港指揮部加大開發建設力度。目前,已建成2個5萬噸級碼頭,一批5萬噸級石化碼頭、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正在加快推進,30萬噸級原油碼頭也在加快前期工作。海門港區已建成7萬噸煤碼頭,15萬噸級煤碼頭和粵東煤炭中轉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南澳跨海大橋已經開工建設,2011年建成通車,汕頭正在超前謀劃建設南澳深水大港。與此同時,疏港大道正在加緊建設,連接廣梅汕鐵路、廈深鐵路的疏港鐵路也在加快推進,以大港口為支撐的集疏運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快形成。汕頭市委、市政府力爭用5-8年的時間,把汕頭港打造成綜合性、外向型、現代化的東南沿海億噸深水大港,建成面向全國、通向世界的航運大通道。
(三)切實擦亮特區牌子,增創特區發展新優勢,建設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汕頭認識到要擦亮特區牌子,增創特區發展新優勢,關鍵在于用好特區先行先試試驗權,因而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對臺交流合作和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機遇,率先在廣東省開通對臺海上貨運和包船旅游直航,推動對臺經貿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當前汕頭正在乘勢而上,發揮特區和對臺優勢,在廣東省率先建設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研究出臺推進汕臺經貿合作和產業對接的優惠措施,加快推進南山灣汕臺產業園、臺灣農民創業園和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建設,大力開展對臺招商引資,引進臺灣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汕臺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隨著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的強力推進,廣澳港區一級口岸通過國家驗收,汕頭機場對外籍飛機開放,汕頭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將不斷得到深化和拓展。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城市發展功能,提高城市競爭力。
汕頭市委、市政府著眼于提升城市功能和綜合實力,規劃建設一批重大功能性、樞紐型的基礎設施,以新一輪基礎設施大建設推動新一輪大發展。單機容量全國第二的華能海門電廠1、2號機組上網發電后,3、4號機組準備上馬建設。廈深鐵路汕頭段、疏港鐵路、蘇埃灣過海隧道和汕揭高速公路汕頭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引韓供水工程、市政道路、污水處理、排污管網、綠化美化、燈光工程等一批涉及民生民安設施加快推進。通過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能源資源保障體系和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優化投資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吸引要素資源向汕頭聚集,不斷夯實加快汕頭發展的基礎。
(五)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集聚度,凝聚發展動力。
汕頭市委、市政府遵循城市和產業發展規律,以擴大城市和產業發展空間,提高城市和產業聚集,加快城市和產業發展。大力實施園區帶動經濟的發展戰略,把加快園區建設形成產業集聚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動力。切實加強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大手筆推進一批園區的開發建設,使園區經濟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當前主要做大做強保稅區和高新園區,加快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建設,鼓勵原有工業園區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容積率和密度,提高投入產出比。將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利用港口優勢和發達的交通網絡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園區經濟的迅速發展實現城市和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以工業化促進城市化,帶動汕頭實現跨越式發展。
(六)完善文化核心,營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建設最宜居住創業城鄉。
汕頭依山傍海,三江匯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北回歸線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一座適宜居住創業的海濱城市。生態優美、環境優美是汕頭的重要名片。保護好這張名片,提升文化軟實力,就能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汕頭市委、市政府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處理好加快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加強對海洋、沿海沿江岸線、濕地和紅樹林等生態資源的保護,建設具有海灣特色的城市綠色生態體系和綠化景觀體系,創造良好人居環境。結合實際對城市的內涵文化進行整合,充分彰顯汕頭的“潮、山、海、僑、特”等地方特色,充分展現兼具內外海灣特色的濱海城市的獨特魅力。發揮“海濱鄒魯、美食之鄉”優勢,打造潮文化、僑文化、民俗文化及美食文化等特色鮮明的濱海旅游品牌,建設現代化濱海旅游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