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如果城市能提供就業崗位,農民工能在城市安居樂業,就不會出現過度城市化的問題。
以下文字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肖金成的采訪實錄:
記者:從戶籍人口看,實際的城鎮人口比例只有30%左右,低于按常住人口測算的城鎮人口,考慮到目前很多公共服務仍與戶籍掛鉤,城鎮化應如何做實?
肖金成:農民工從農村進入到城市,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實際上就是城鎮化的開始,所以現在把2億多農民工統計到城鎮化隊伍中是合理的。
但是,他們沒有戶籍,沒有享受到城鎮居民相同的福利和其他社會保障,所以說不是完全的城鎮化。要提高城鎮化的質量,首先就應該把進城的農民工福利、社會保障、住房等問題一一解決。
農民工問題積累了這么多年,不可能一年內就解決,但是10年、20年總能解決。農民工不能永遠住在工廠里或者擠在工棚里。
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比例的空間其實很大。比如,目前約1/3甚至一半的農民工家屬不在城鎮,如果5000萬的留守兒童進城,城鎮化水平會大幅提高,所以今年城鎮化水平達到54%也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還有婦女,丈夫在城里,妻子在農村,這部分人群大概也有5000萬。把兩地分居的問題解決了,又可以增加5000萬城鎮人口。
國際上的城市化難題一般是就業問題。例如拉美的過度城市化,城市流民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形成貧民窟,要靠政府救濟。
但是如果城市能提供就業崗位,農民工能在城市安居樂業,就不會出現過度城市化的問題。如果在城市定居的農民工把家屬、孩子一起搬到城市來,我們可以新增三億城鎮人口。所以到2030年,我國的城鎮化化水平達到65%-70%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規模,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大家都想往大城市跑,主要因為就業機會多,怎么改變這種趨勢?
肖金成: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是大城市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產業鏈、服務鏈可以拉長,比如大城市的人很少中午回家吃飯,小城市的人中午一般回家吃飯。所以大城市客觀上把服務業鏈條拉長,由此創造就業崗位。客觀上只要大城市有不斷擴張規模的需求,人口集中這是很難阻擋的。這既是一個歷史過程,又是市場過程,還是一種自然過程。但大城市擴張也會導致城市生態問題。所以說事先要規劃綠地,這就是應對城市規模擴大的一個方式。
第二個方面,作為政府,完全可以逆向選擇,提高城市居住的成本,使得人口規模不至于增長太快。比如通過土地稅、房產稅等,讓低附加值的產業向中小城市轉移。城市的經濟規模大并不一定必然帶來污染,也可以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比如發展第三產業。像深圳、東京的城市規模都不小,但是環境改善了,這就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好處。
第三個方面,政府可以通過交通設施的改善,通過公共服務的改善,讓人們在小城鎮也能夠享受到完整的公共服務和便捷交通的好處。
大家都愿意到大城市去,是因為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確實比中小城市要完善。因此,下一步要大力發展城市群。使得大、中、小城市,能夠協調發展。大城市不至于更大,小城鎮不至于更差。這需要做好規劃,要搞多中心、組團式的城市群,而不是像北京這樣攤大餅,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城市環境惡化、交通擁堵的問題。
只發展大城市,不發展小城市,或者只發展小城市不發展大城市,這都不行。“十一五”規劃就提出將城市群作為城鎮化的主要載體。有了城市群才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鎮,通過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把它們連接起來,讓中小城鎮也能夠發展現代化的產業。
記者:中共十八大中提到要走節約、智能、低碳的新城鎮化道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化要遵循規律、穩步推進、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城鄉統籌、節約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質量,對此怎么看?
肖金成:首先要“節約”,這要求我們改變過去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做法,如重復建設、占用過多土地。中國的耕地比較少,要保障糧食安全,保障基本的農業用地,解決的辦法就是節約。
從長遠看來,農村的建設用地要減少,城鎮的居住用地要增加,這就能達到一定的平衡。所以從宏觀上來講,耕地應該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還是以粗放的方式用地,那就很難說了。所以城鎮化過程中,農村居住用地要減少、城市也要節約用地,這是必須堅持的。
第二是低碳,現在城市對能源耗費比較大,所以將來要低碳減排,從城市做起,建設得更加緊湊,在建筑規劃上都要控制,要有度。所以十八大報告里提到,“生產空間節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這“三個空間”是比較到位的。
記者:今后加快城鎮化步伐,土地政策應該相應有變化,比如集體土地上市是不是要加快,小產權房是不是可以合法?
肖金成:實際上中國的工業化過程得益于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低、政策優惠,如果不實現土地國有,推進工業化,中國發展速度不會如此迅速。
城鎮化是農民最大的利益。但是假如土地售價過高,則農民富裕了,卻阻礙了工業的發展,仍無法實現城市化、現代化。因此,城鎮化必須要以工業化為動力,如果不實現工業化,農民只有維持現狀,難以有高的收益。
未來土地改革實際上是通過市場,不再用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再轉為國有土地的方式,而是通過市場平等地交易來實現。但是工業用地價格不宜太高,不然將來的市場競爭力就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