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出售房屋20%征收所得稅,凸顯了樓市調控新思維。過去雖然這項規定也存在卻一直未嚴格執行,大多數城市出售自有住房的個稅政策,都采取全額1%的征收方式,而此次要求從嚴征稅,其意圖也相當明顯:第一、旨在抑制二手房交易,凍結二手房交易市場流動性,把剛性需求轉移到新盤市場。第二、既鞏固新房市場成交量,又限制投機性購房和頻繁的炒房行為。第三,雖然對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打壓也難以避免,但在目前土地和新盤供應量不足的前提下,努力做加法。第四,而通過征稅,政府也能進一步增加收入來源,將地方政府積極性與中央政府統一起來。
然而,需要明白的是,凡藥三分毒,治標需治本。無論行政手段進行限購,還是市場手段進行征稅和收緊信貸,雖然政策出臺短期能達到一定效果,限制短期的購置需求,抑制短期一線熱點城市的房價過快上漲,但一些合理需求被抑制和推延,最終可能產生報復性反彈,近期北京等地房產成交量的快速升溫正是如此。
這些年,通過“限購”等行政調控方式來試圖抑制房地產價格均未見成效,歸根到底還是沒有遵循市場供求的機制,只有通過增加供給,引導理性的市場機制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每次調控,在18億畝土地紅線下,土地供應受到限制,而現有的土地財政更是綁架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土地供給和賣地財政不加以改變,仍然難以根本解決市場問題。
自2003年以來,國務院九次召開以房地產調控為主題的常務會議,出臺一輪輪調控政策,但房價越調越高,政策收效甚微。究其緣由,正如2月20日出臺的“國五條”所述,我國當前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短期內熱點城市和中心城市住房供求緊張格局難以根本改變,因而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
過去十年里,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承載了過重的分量,也成為日常百姓生活里最熱門爭議最多的話題。從祖孫三輩供一套房,到結婚丈母娘要求買房,而現在年輕人工作的唯一目標就是買房。
西班牙《世界報》曾經充滿警告的說:“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但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某種程度上,房地產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和這一代中國人,高房價脫離了勞苦大眾,讓人們變得貪婪和世俗,沒有奮斗目標。而房價過快上漲猶如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懸掛于中國人頭頂,過快的上漲,將讓經濟面臨泡沫隱憂。
此次政策會明顯抑制炒房熱情,需要擔心的是,在部分需求旺盛的城市,限制了一些普通家庭改善性住房的需求,過去在新房價格上漲過快下,很多人傾向購買二手房的選擇被遏制。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二手房主仍然可以將稅賦轉嫁給買房者,甚至是以陰陽合同等弄虛作假行為出現,導致政策效果背離初衷。
對賣房所得征稅20%,極有可能將價格轉嫁到買房者手中,從長期來看,有可能達到推高房價的效果,與調控目標相悖。此外,20%的稅收上繳之后,這筆財政收入如何支配、是否會用來建設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措施,也同樣需要政府開誠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