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當前,中國經濟面臨投資與出口后勁不足等問題,而內需不足在短時間內又無法快速提振。投資、消費結構已經接近“臨界點”的判斷已經基本形成共識,尋找新的驅動,調整投資結構已經迫在眉睫。李克強總理在過去45個月六次強調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
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不能人為“造城”,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提供市場,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2013年1月15日,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考察調研時指出
我們推進城鎮化,是要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路子,要保證糧食安全,中國的糧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場解決,要更加注重綠色發展,加強環保節能,還要深化改革,加強社會建設,推進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等。13億人的現代化和近10億人的城鎮化,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的,中國這條路走好了,不僅造福中國人民,對世界也是貢獻。
——2012年年11月,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時指出
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基本問題,是一個大戰略、大問題。研究探索城鎮化問題,應放在人類發展的大格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中去思考。現代化是一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多層面、全方位轉變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現代化是由工業革命引發和帶來的,現代化的過程是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
城鎮化與工業化,可以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城鎮化需要產業發展來充實,通過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和創業,同時城鎮化也能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推進城鎮化,應當堅持城市發展與產業成長“兩手抓”,把城鎮化與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興產業、發展服務業、促進就業創業結合起來。
保障糧食安全是城鎮化發展的基礎。我國的城鎮化,是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協調推進的城鎮化。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任何時候都要立足自己解決糧食問題,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這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也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絕不能以犧牲農業和糧食來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這是必須始終堅持的。
把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逐步轉為城鎮居民,是推進城鎮化的一項重要任務。
能源資源不足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這個國情決定了我國城鎮化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走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
——2012年9月7日在中組部、國家行政學院和國家發改委聯合舉辦的省部級領導干部推進城鎮化建設研討班學員座談會上的講話
推進城鎮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堅中破解深層次矛盾。圍繞城鎮化發展中面臨的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戶籍和社會管理、資源支撐和生態環保等問題。
——2012年4月,《求是》雜志
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于城鎮化。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富余勞動力,城鎮化蘊涵的內需潛力巨大。
穩步推進城鎮化,必須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嚴格保護耕地的基礎上進行。
加強城鎮規劃和管理,遵循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考慮不同規模和類型城鎮的承載能力,合理引導人口流向和產業轉移,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科學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集約發展。
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把在城鎮已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區域發展與城鎮化密切相關。欠發達地區發展滯后,一個重要表現就在于城鎮化滯后。
總的看,我國城鎮化依然明顯滯后,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1年12月15日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目前我國城鎮化水平仍然偏低,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遵循城鎮化發展的規律,順應產業聚集、重點地帶開發等區域發展的趨勢,考慮人口、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形成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增長面,拓展擴大內需的新空間。
——2009年6月16日在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