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南桂陽實行縣委書記和縣長辦公室公開掛牌。為方便市民找到書記、縣長辦公室,當地還在辦公樓大廳作了指向牌。小小舉動帶動了當地政風巨變。然而,法治周末記者在7個省份暗訪發現,所調查的政府部門幾乎都不掛牌辦公,而不管什么樣的面見理由,也幾乎被擋在了書記、縣長的門外。(2月27日 《法治周末》))
不考慮現實、要求隨時隨地和縣長見面,有點勉為其難;一個縣長要真是天天坐在辦公室里等人上門,也未必是好縣長。這里的關鍵在于,“不管什么樣的面見理由”都被擋之門外。縣長們身挑重任,忙是事實,但抽空與民眾見一面,還是應該的。
前幾天,微博上掀起“領導,您先請”系列造句:“請環保局局長下河游泳;請民政局局長睡一睡橋洞;請衛生局局長排隊看病;請城管局局長去擺攤……”網友希望官員能夠“貼民心、接地氣”,了解民心民意,知曉社會現實。想和縣長見個面,是對“領導,您先請”的具體化。連主動上門都不見,辦公室連個牌子都不掛,還能指望“領導,您先請”嗎?還能指望書記縣長們帶著感情、帶著問題下基層,拜民眾為師、與民眾交友嗎?
事實上,民眾“無事不登三寶殿”,有幾個會沒事故意麻煩縣長?實行縣委書記和縣長辦公室公開掛牌的桂陽縣,縣長庹登軍就表示:“辦公室公開掛牌辦公后,直接來找書記和我的市民并不多。”
“門難進、臉難看、官難見”的實質,恐怕還是官僚主義作祟。對應的是,縣長們把自己當成了“父母官”,刻意與民眾保持距離,不愿見,怕丟架子;不想見,怕受影響;不敢見,怕被纏訪。從媒體的暗訪來看,不排除有一些縣長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后一種,不愿見、不想見、不敢見。
筆者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和縣長一起吹吹風。改進作風的成果要讓民眾看得到,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能與縣長面對面,而不是“縣長,電視見”。雖然不能保證“想見就見”,但多見幾個、多見幾面總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