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獲悉,歷經兩年時間反復研討的《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試行版,簡稱《評估體系》)正式對外發布。據了解,為了讓《評估體系》做到科學、合理、全面,城市化委員會于2011年4月發布了《評估體系》編寫提綱征求意見稿,先后多次組織官、產、學、研、媒及民眾等各界人士討論修正,同時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數易其稿。最終于2011年11月,在北京正式發布了《評估體系》征求意見稿。該征求意見稿發布一年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專家、學者、公眾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提出了許多全面、詳實、專業和深入的意見,城市化委員會經過努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吸納了眾人的智慧,對《評估體系》征求意見稿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和完善,力求更加真實、客觀、全面地反映我國城市化質量狀況。
據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簡稱城市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7年以來,城市化委員會每年發布年度《中國城市化率調查報告》,在分析幾年來發布的《中國城市化率調查報告》后發現,長期以來在判斷城市化水平中居于主要地位的人口比重指標法,存在著城市化率的高低與城市化質量脫節的缺陷,特別是存在有因城鄉二元結構所造成的“半城市化”現象十分突出。從而于2011年提出開展《評估體系》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
該《評估體系》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等聯合攻關。住建部村鎮司原司長李兵弟在《評估體系》(試行版)發布時強調:對于已經踏上城市化高速列車的中國而言,如何提高城市化質量是我們國家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個重要時期,中國的城市化不但要看數量,還要看質量。中國的城市化不會長久停留于粗放狀態,城市化的質量高低,決定著中國未來發展的高度,也深切影響著國民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從而本質上決定著中國未來。從這個角度看,城鎮人口總量超過鄉村人口僅僅是城鎮化發展的又一個起點,讓所有人的生活更美好,才是城市化的目標所在。協同考慮人口、土地、文化、環境等多方因素、反映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質量的復合型指標體系構建已成為必然而緊迫的任務。
李兵弟強調,制定這套《評估體系》,最終目的就是要給中國這輛飛奔的城市化之車安裝方向盤和制動器。最低限度,也要在它飛奔道路兩旁插上警示標志,標明危險禁區界限。讓城市操作者、決策者和廣大民眾都明了,哪些情況要高度警惕,哪些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從而為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健全和平安發展提供一個民意基礎上的、可供探尋的方向和航線。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金德鈞認為,盡管社會各界對《評估體系》的某些指標設定還存在爭議,盡管《評估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盡管《評估體系》諸多指標連國家統計局都無法統計,盡管城市化委員會秘書處在組織編寫《評估體系》工作中遇到人手緊張、經費困難等問題……,但在我國正在快速推進城市化的這個大背景下,適時推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評估體系》顯得尤為迫切。他還透露說:“從2013年起,城市化委員會在努力構建《評估體系》的基礎上,將更加關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