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變化折射中國社會的進步與困惑
吃喝不再唱主角,數字過年成時尚,親情“圍城”現象凸顯……在剛剛過去的“蛇年”春節,悄然發生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社會巨變帶來的進步、困惑和重構。
“今年春節,飯局酒場變少了,不少朋友都出來打球、健身,這個年也過得輕松、舒坦?!痹趦让晒藕艉秃铺厥猩畹耐鯋{軍,春節假期每天和朋友去羽毛球館鍛煉一兩個小時。
以往,普通家庭只有到了春節,才舍得享用比平時“奢侈”的飯菜,許多年俗也都是圍繞飲食而來?,F在,老百姓的日常飲食無論從品質還是數量都堪比“年貨”,過年吃喝的習俗逐漸被追求健康、身心放松的個性化選擇取代。
貼春聯,拜大年,給壓歲錢,這些春節的標志性習俗也正發生改變。
打開微博,與春節、新年相關的祝福信息不計其數。網友在自己的微博寫幾句祝福語,貼上喜慶的春聯圖片或自己的個性照片,然后一口氣“@”(標記)一群好友,好友就能同時收到新春祝福了。
過年送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如今,使用手機二維碼,通過網上銀行轉賬或第三方支付軟件匯款的方式發紅包,成為一些“時尚”人的新選擇。
在廣州一家港資企業工作的鄧邵峰春節沒有回湖南過年,他給3歲的小外甥發送了“二維碼壓歲錢紅包”,以表達對親人的祝福。“過年回不去,不能當面給外甥壓歲錢,匯款又太繁瑣,朋友介紹了這種方法,用起來很方便?!彼f。
不過,這種“數字化生活”并不能完全滿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需求?!艾F在面對手機和電腦屏幕,缺少了面對面溝通時的真情實感。長久下去,可能會讓親情更浮于形式?!币患疑缃痪W絡公司的工程師張延巍說。
城鎮化浪潮也沖擊著曾經穩定的家庭結構,親情“圍城”正在上演。
在深圳工作的趙國棟節前帶著妻兒回到了內蒙古的小縣城。然而沒待幾天,妻子和孩子就不適應不能每天洗熱水澡的生活。
趙國棟常年待在深圳,和久居鄉土的不少親戚缺少共同話題,往往寒暄過后就陷入沉默。幾天后,趙國棟甚至產生了提前回去的想法。然而等到真要離開的時候,看著日益衰老的父母,他不由得又眼含淚水。
年輕一代生活在大都市,老去的父輩蜇居在舊鄉村。人口老齡化和城鄉二元結構疊加,使中國千百年來穩定的復合式家庭結構逐漸被“421”式的直線家庭結構代替,而且代際、城鄉和職業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在外地時想回家,回到家又想離家——春節成了親情的“圍城”。
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學者杜臻認為,中國社會正處于巨大轉型之中,一些民俗和觀念會逐漸淡化,新的民俗、價值觀又會形成,它們都處于不斷沉淀、消失、再次融合與形成的發展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