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各市收入差距大了,行業工資差距大了,而農民工的壓力也大。日前,由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等主編的《珠三角區域發展報告(2012年)》發布,對職工收入、農民工就業、珠三角產業轉型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調查顯示,珠三角9市職工收入差距不斷拉大,行業收入差距也在增大。住房正成為加劇社會的貧富分化的重要因素。且3/4的農民工存在壓力。
有無房子財富相差120萬
數據顯示,珠三角9個城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江門、肇慶、中山、珠海的人均收入在1999年到2008年的9年間增長迅速,部分城市每年的增長率超過50%,比如廣州就從1999年的人均年工資17729元上升到了2008年的47045元。
但是,這9個城市職工的收入差距卻不斷擴大。在1999年,人均收入最高的深圳市和人均收入最低的肇慶市相比,人均工資差距為11350元。而到2008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廣州市和人均收入最低的惠州市差距卻達23446元。
另外,行業收入差距呈現出同樣的情況。1980年,平均工資最高的地質普查和勘探行業人均工資1054元,比平均工資最低行業的農、林、牧、副、漁、水利業高出82%。而2008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業,人均84399元,是平均工資最低行業的農、林、牧、副、漁、水利業的6.47倍。
而值得注意的是,住房也正成為加劇社會的貧富分化的重要因素。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劉祖云對比從2003年調入廣州的兩個家庭,一個家庭在3年內買房,另一個選擇租房。而現在第一個家庭的財富總額至少比第二個家庭高出120萬。且如果兩個家庭收入相當,但是房價明顯增長,那兩個家庭的貧富差距將可能按算術級數增長。
農民工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意愿不強
2008年5月廣東省提出了“雙轉移”的戰略,其中之一為推動珠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廣東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結構轉變必將引起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農民工將會面臨隨公司轉移到欠發達地區的情況。
“雙轉移中婦女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研究”分析了1373份來自深圳、東莞等6地的農民工樣本。
調查顯示,農民工轉移的意愿并不強烈,40 .12%的農民工愿意跟隨公司進行轉移,其中46.86%的男性愿意轉移,女性則只占34.87%。而男性轉移是基于升職考慮,而女性則更多地是想保持這份工作。
而約75%的男性農民工和73%的女性農民工存在著就業或發展的壓力。不論男女,他們最大的壓力均來自于沒有職業發展空間。且調研發現,農民工對未來充滿了迷茫,不知道今后會怎樣。
如何應對壓力?54 .07%的農民工選擇了“準備繼續參加一些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因為針對性強、金錢和精力投入少又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受到歡迎。而15.31%的農民工選擇“提高自己的文憑”,近5.96%的選擇“換工作”,而“過一天算一天”的也占據了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