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以大段篇幅闡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的個中要義及主要任務,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熱切關注,成為熱得發燙的話題。
以“生態生產力”創造財富
“生態生產力”——從省政協委員、蘇州綠世界園林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青的嘴里,記者第一次聽到這個新鮮的概念?!吧鷳B生產力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先進生產力,既關心經濟增長的數量,更關心經濟增長的質量,在發展中減少對自然的破壞,從長遠看,這是人類創造財富的新變化?!彼吻嘟忉尩?。“相應的,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增長效率考核應從經濟指標為主向經濟環境綜合考慮轉變?!笔≌f委員、南大環境學院院長畢軍說。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應“加大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切實減少灰霾污染。”這引發了省人大代表、江蘇師范大學校長任平的共鳴。任平此次帶來了“關于制定《江蘇省大氣污染控制法規》降低和防范霧霾天氣危害的建議”。“當前經濟發展速度快,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但如果呼吸的是毒氣、喝的是毒水,錢再多又有什么意義?”他認為,江蘇推進兩個率先,在經濟發展率先的同時,也應率先在全國展開大氣污染整治的立法。立法應圍繞建立霧霾天氣預警機制、科學進行城市規劃設計、聯防聯控規范大氣污染監管等方面展開?!氨热纾瑧刂瞥鞘薪ㄔO進度,保留一定的大氣排污通道,并預留一部分綠化帶加速城鎮建設的空氣系統循環。”
省人大代表、蘇州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鳳春多次參與我省“碧水藍天”工程建設?!稗r村河道是真正的水源地,但在一些低矮的丘陵地區,水網低,挖沙、搞基建,引起河道堵塞,加上水花生、水葫蘆等大量繁殖,造成河道沼澤化發展。”她認為,應加強農村河網疏浚、整治,充分考慮排洪,相應的河道管理長效機制也要建立起來。
省政協委員、省商會副會長沙勇則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出臺優惠政策,對發展綠色產業的優秀民營企業,給予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技改立項、用電用水用地、融資貸款等方面的支持,政府采購也應向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民營企業傾斜。
生態補償“不發展”
“推進生態補償,探索‘綠色GDP’評價體系?!笔≌f委員、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院長汪云甲建議,應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同時,應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生態環境補償籌資體系。
畢軍表示,應在中央、省和市級財政建立三級生態補償基金,切實加大生態補償的力度,提高各項資源費用于生態補償的比重,并向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傾斜。
生態補償“不發展”,在蘇州已有先行嘗試。省人大代表、蘇州吳中區區長金潔呼吁,加大對生態補償機制進行立法。她說,生態保護不僅僅是建濕地、植綠化,而是對整個區域發展的宏觀考量,包括產業發展、生態文化建設等,所以必須從立法層面加以重視。
金潔告訴記者,太湖五分之三的水域在吳中,蘇州市區有8個取水口在吳中,每天抽取182萬噸水。所以,吳中有741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禁”、“限”當頭。2010年環太湖地區的經濟總量占全區43%,但到2011年只占23%,成了“經濟洼地”,周邊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明顯低人一籌。吳中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元,但環太湖地區老百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3萬至1.5萬元。
“保護不是負擔,而是義務。應該讓那些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貢獻的老百姓,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金潔說,這兩年,他們用非環太湖地區的快速發展來反哺環太湖地區。反哺,主要針對民生,學校、衛生、養老、交通等公共服務投入力度均在加大,并在開發區建設了標準廠房,收益支持環太湖地區的薄弱村。據悉,吳中建區10多年來對環太湖地區的生態投入超過了140億元,其中區一級就超過了100億元,而連續兩年市區兩級進行生態補償,每年超過了6000萬元。金潔認為,吳中生態保護區的發展在全省具有樣板價值,“但生態補償與投入比、與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比,還是遠遠不夠?!?
增強公眾生態現代化意識
畢軍委員建議,建立健全生態文明下的市場手段,需要用經濟杠桿解決環境問題。比如,積極開展排污交易試點工作,在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前提下,實行排污權有償取得。同時抓緊落實二氧化硫及COD等排污權交易實施辦法,建立與完善排污權交易的市場;鼓勵環境治理產業的民營化,鼓勵用污水(中水)、垃圾處理收費許可質押貸款,籌集城市污水管網和垃圾收運設施的建設、改造資金。
代表、委員們認為,生態文明是系統工程,需要全民參與,共建共享。要樹立政府、企業、公眾三位一體的觀念,通過完善企業、社會和政府共同推進的機制,降低全社會環境管理的成本?!叭绾螌⑷駞⑴c環境保護的行動融入到社會管理創新及和諧社會建設之中,是當前一個迫切的任務。”畢軍表示,提升全體國民生態現代化意識,是生態現代化的關鍵?!罢畣畏矫娴沫h境投入已不足以支持整個環境保護事業,生態文明的主要參與者除了政府之外,還包括廣大公眾、代表公眾利益的一些非政府組織,以及視頻網站、微博等新興互聯網信息平臺等。只有進行環境信息獲取和全社會共享機制的改革,才能引導利益相關者有序發表意見,繼而減少可能引發的社會不穩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