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著名的外國學者說過:“(蒙古人的)統治不但壓迫了為其犧牲品的人民,并且凌辱而且消磨了他們的靈魂?!?/p>
南宋軍隊雖稱軟弱,但是也涌現了眾多鐵骨錚錚的人物:襄陽之圍,宋人堅守了五年。1275年的常州之戰,數千守軍戰斗至死,只余六人,反背相柱,殺敵多人后才壯烈殉國。元兵圍揚州,守將李庭芝誓死堅守,甚至南宋太皇太后親自勸降也拒不接受。他們殺掉元朝的招降使者,焚招降書于城上。“城中糧盡,有自食其子以堅持者”……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十年的抗元戰爭,最可怕的后果是消耗掉了漢民族最精英的人物。那些有血性、有骨氣、有膽量的人都大面積地被消滅。
有人說,在文天祥賦詩而死,陸秀夫負幼主蹈海而亡后,中國作為一個文化體已經滅亡:“崖山之后,已無中華”。這一方面是指中國文化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另一方面也指中國的脊梁已被打斷,中華精神已經滅絕。
活下來的中國人,成了統治者劃定的第三等“漢人”(北方漢族)和第四等“南人”(南方漢族)。從地主到貧民,全體中國人都生活在不公之中:元帝國特征之一是官員數量特別多,人浮于事。一塊玉石的發掘或一張弓的制造,都會有若干官員管理。因此政府效率低下,貪污腐敗橫行。蒙古官員斷案判獄,根本沒有公平可言。因為他們都是目不識丁的貴族,“高坐堂上,大小事務一切付之于吏,可否施行,漫不省錄?!崩魡T有了權,就拼命敲詐勒索,遇到訟事,“事事不為斷決。至于兩詞曲直,顯然明白,故為稽遲。”
舊有的綱紀、倫常、道德標準都被打碎了,金錢主宰一切。那些富商大賈,上與權豪貴要勾結,下則買通關節衙吏,顛倒黑白,為所欲為。民眾的道德水平迅速滑落,社會風氣持續惡化,元代雜劇中,潑皮無賴、貪官酷吏、權豪勢要、地痞流氓成了主要角色,手足相殘、妯娌成仇、殺夫奪產、嫁禍親人、嫌貧悔親,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成了大部分元代雜劇的主要情節。
在這樣一個屈辱、不公、沒有希望的世界里,中國人的心理由失衡直到扭曲,人們由被動茍活,漸漸演變成主動的流氓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