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發布的2012年《中國藥品市場報告》顯示, 2008~2011年我國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用藥類別的結構變化顯著,一個重要特征為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占醫院總用藥的比重明顯上升,而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日前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表明,我國近20年癌癥呈現年輕化趨勢,青壯年易成淋巴瘤高危人群,19~35歲青年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中國青年報》1月24日)
年輕人生機勃勃,擁有無限可能和美麗前程,而世事之慘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癌癥年輕化趨勢,則像一個猙獰魔鬼,正在大口大口地吞噬年輕人的未來和希望。癌癥年輕化趨勢,對于社會和家庭,對于單位和個人,都意味著無可挽回的損失。如今,不要癌癥年輕化,應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社會課題。
年輕人首先應該自省,應該培養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跡象表明,許多癌癥是自己找上身的。前不久,一位年輕腫瘤患者熊頓的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在網上熱傳:2011年8月,因一次摔傷到醫院檢查,熊頓被告知身患非霍奇金淋巴瘤。此前,熊曾自詡為“一個剽悍的女子”,仗著自己壯漢型的體格,晨昏顛倒、三餐不定,K歌必定刷夜,聚餐必喝大酒,冬天衣不過三件,從來沒有為健康操過心,但癌魔最終還是奪去了她年僅30歲的生命。這是一個悲慘的例子,也顯示著類似生命悲劇的某種共性,它理應成為年輕人的前車之鑒。年輕人不能仗著年輕身體好,就過度揮霍和透支生命,而是同樣應該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呵護青春。
據統計,嗜吃熏烤、腌制食物或“麻辣燙”類飲食的青年,其胃癌發生率比其他人群高出4倍以上。如今一些年輕人不僅不注重體育鍛煉,反而染上了不良的生活習慣,這必須矯正。前賢提倡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文武雙全曾是比高帥富之類更令人眼紅的本錢,這不應該過時。體育鍛煉從來就是年輕人鍛煉強健體魄,保持青春活力的不二之選。年輕人在克服不良生活習慣的同時,至少應該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長期堅持鍛煉。此外,從小學到大學的各類學校,恐怕再也不應讓修身保健課程缺席,更不能把身體健康與學習優異對立起來。
相關調查顯示,癌癥年輕化也與環境污染的外因大有關聯,比如化學污染、汽車尾氣污染、農藥殘留等,這些都是致癌的禍根所在。環境污染雖然都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是轉型期的社會問題,但社會總是要前行的,問題總是要消化掉的。青春就是力量,不懈努力的年輕一代,正是改變環境污染現狀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