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過去的2012年,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梳理、總結并評價中國城市化領域發生的各種重大新聞事件,現特以“2012年中國城市化十大新聞事件”發布。
NO.1 十八大提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主席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點評:“農業轉移人口”替代過去慣用的“農民工”,將他們看作與城鎮原住民一樣的城鎮“常住人口”,并要求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體城鎮居民,反映了決策層對中國發展趨勢的深刻把握。但要想真正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一是要改革戶籍制度,二是要改革征地制度。
NO.2 各地“異地高考”政策陸續出臺
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青海、西藏、新疆外,已有28個省份公布了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方案。這其中,浙江、江蘇等地的政策頗受贊譽,多數省份也被指稱“有誠意”,而爭議一致指向最后“堡壘”——北京、上海、廣州。這三者中又以北京推延出臺異地高考方案的表態招致最為激烈的討論。
點評:“異地高考”已不是單純的教育問題,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大范圍觸動城鄉不同利益人群的一個兩難命題。支持者認為,突破戶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將實現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資源分配,是“有教無類”的理想寫照。反對者擔憂,“異地高考”會帶來一系列新問題,譬如大城市人口進一步膨脹、本地與外來生源利益失衡等。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結果顯示,有48%的網友認可這一觀點,支持實現“異地高考”。
NO.3 北京“7·21”特大暴雨暴露城市建設短板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瘋狂肆虐,雨量歷史罕見。此次降雨過程導致北京受災面積16000平方公里,成災面積14000平方公里,全市受災人口190萬人,79人遇難。全市道路、橋梁、水利工程多處受損,全市民房多處倒塌,幾百輛汽車損失嚴重。據初步統計全市經濟損失近百億元。
點評:一場暴雨,暴露出中國城市應急管理能力和防汛能力嚴重不足的短板,城市基礎設施“重地上,輕地下”的發展思路,讓增長高于一切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脆弱性一覽無余。排水系統建設要尊重科學性、長期性、規范性,在不可逆轉的中國快速城市化的大潮中,排水系統比高樓大廈更能代表現代化,大自然的挑戰和突襲,給城市設計及管理帶來了嚴重的教訓。
NO.4 PM2.5折射城市發展方式亟待轉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2年2月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歷時4年修改后,PM2.5終于寫入“國標”,納入各省市強制監測范疇。2012年5月24日,環保部公布《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方案》,要求全國74個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2.5“國控點”監測的試運行,12月底前公布監測結果。74個城市中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轄市,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部分城市,以及各省會城市。
點評:PM2.5作為生僻的專業詞匯迅速竄紅,成為從專家學者到普通百姓,從各級政府到最高決策層的高度關注對象,“PM2.5新政”的登堂入室,意味著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一個重要的落腳點與支撐點就是治理污染,不再“唯GDP論英雄”。
NO.5 前10月新開工保障房722萬套投資上萬億
2012年11月8日,住建部公布2012年度1月份到10月份數據,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722萬套,基本建成505萬套,完成投資10800億元,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目標任務。統計顯示,2012年公租房新增建設230萬套,占700萬套保障房項目約33%,相比2011年的22%比重大幅上升。建設量的增長伴隨著資金的短缺,中央660億元的公租房補貼相對于高比重的公租房建設量仍顯得杯水車薪。
點評:雖然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設仍面臨不少問題:一是選址偏遠、周邊配套設施相對滯后;二是征地拆遷難;三是廉租房、公租房的低回報難以吸引社會資金,且部分城市公租房試點運營情況差強人意。
NO.6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2012年11月1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消息,截至2012年10月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4.59億,其中1.25億城鄉老年居民領取養老金。2009年下半年,國務院決定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1年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今年上半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從制度上保證了人人享有養老保障。
點評:目前城鄉差距是社會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現。全覆蓋雖好,雙軌制也體現我國特色,但行政事業養老、城鎮職工養老、居民養老、農村養老等制度級差大,待遇差距也大,不公平,地方負擔大,有的出現虧空,經營管理面臨巨大挑戰。
NO.7 畢節5名流浪兒垃圾箱生火取暖中毒身亡
2012年11月16日清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流倉橋辦事處環東路一垃圾箱內,發現5名男孩死亡,年齡均在10歲左右。經初步調查和勘驗,5名男孩已排除外傷性致死和機械性窒息死亡,尸檢結果顯示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據介紹,在發現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內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跡,公安部門目前已基本確定3名小孩身份,均為七星關區人,另外2名小孩身份尚在調查中。
點評:五條幼小的生命就此終結。生前,他們如同城市里漂浮的灰塵,無人在意;死后,沉痛的事實卻刺傷了千萬國人的心靈。都市的霓虹燈照不進垃圾箱,到底還有多少被我們忽視的角落?
NO.8 京廣高鐵貫通中國 領先世界
2012年12月26日下午4時59分,首列京廣高鐵G801次列車徐徐駛入廣州南站,這標志著當天正式開通運營的京廣高鐵如約完成了它的處女秀。京廣高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的重要“一縱”,北起北京,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南至廣州,全長2298公里,全線設計時速350公里,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
點評:京廣高鐵全線貫通后,沿線主要城市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可有效推動相鄰城市的同城化,加快沿線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進程。可以把環渤海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城市群、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巨大作用。但高投入帶來的高票價,對于普通人來說,乘坐高鐵出行恐怕還是一個夢。
NO.9 啟東事件溫和收官 理性克制避免事態惡化
2012年7月28日,因擔心日本王子紙業集團準備在當地修建的排污設施對民眾生活產生影響,數千名啟東市民于清晨在市政府門前廣場及附近道路集結示威,散發《告全市人民書》,沖進市政府大樓,搜出許多名貴煙酒等,并陳列在政府辦公樓前。示威過程中,啟東市市委書記孫建華遭到民眾扒光上衣,市長徐峰被強行套上抵制王子造紙的宣傳衣,掀翻汽車、搗毀市政府辦公電腦等暴力行為,但啟東市領導并未下令警方采取進一步強制措施,警方也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克制。
點評:民眾在此次事件中的“暴力性”加劇,使得該事件從事發伊始即出現失控,“工廠在南通,排污在啟東”的利益分配之爭,說明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聽取民意、科學調研的重要性。而以微博為主流應用的互聯網媒體應該意識到傳播偏向帶來的輿論壓力。
NO.10 毒膠囊事件觸動藥品安全底線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節目《膠囊里的秘密》,曝光“非法廠商用皮革下腳料造藥用膠囊”。5月,國家藥監局通報鉻超標膠囊的藥品抽檢結果,以通化金馬、修正為代表的254家企業存在鉻超標藥品的問題,鉻最高超標量達90多倍!
點評:一顆膠囊,一個行業“潛規則”,還有多少出“皮鞋很忙”的鬧劇? “毒”膠囊事件觸動了人們對藥品安全的底線,黑心企業喪失了起碼的道德底線和商業倫理。業內默認的“潛規則”和赤裸裸的產業鏈,以及相關法律的缺失、監管主體的缺位、行動的滯緩使事態一步步惡化。值得警惕的是運動型執法表面看上去轟轟烈烈,實際上只是水過地皮濕,只能揚湯止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