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該地塊屬于商住混合用地,總出讓面積36.42146萬平米,綜合容積率為1.99,掛牌起始價達56.2億元。地塊毗鄰中冶此前以200億價格拿下的總體量67萬方的NO.2010G32以及G33號地塊。2010年9月19日,中冶集團曾以200.34億的價格拿下南京市下關區的NO.2010G32以及G33號地塊,至今仍位列國內總價地王第二位。按照預期規劃,中冶2010年于該地王項目總投資額超過400億,應于2011年上半年開工。然而兩年過去,該地王項目僅在7月份舉行了一場開工儀式后就再無進展。對此,多家媒體曾質疑中冶假開工。
也有媒體稱國土部拿中冶“開刀”是為了“殺雞儆猴”。僅11月27日到12月12日這近半個月的時間里,全國多個城市至少出現了8個總價或單價“地王”。12月12日萬科、綠地等4家房企斥資54.31億元聯合拿下的上海南站商務區地塊,刷新了上海今年以來土地出讓的總價記錄。
在上一輪“地王”扎堆時,就曾出現過周邊的二手房紛紛大幅跳價的情況,這次地王頻出是不是也會再次推高房價呢?根據各地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不少熱點城市的住宅土地供應情況距離全年計劃尚遠。如北京商品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完成尚不足一半。業界認為,時近年底,各級政府或將選擇通過大量推地來加快完成供地計劃,因此,這一波拿地熱潮或將持續。在開發商活力復蘇、地方政府加快推地的形勢下,地市活躍對房價的“助漲效應”不容忽視。
國土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長廖永林在18日會上表示,除了公開調查地王之外,遏制“地王”抬頭的方式主要有:首先,對總價較高的地塊,將實行分割處理,劃為多宗地供應。其次,對地段較好、單價較高的優質地塊,則綜合采用多種競價方式,或招標出讓,或提高付款難度,或與條件較差的土地“捆綁”供應。殷則環認為,這些只是減少“地王”出現,降低輿論壓力的方法。
由此可見,在限購、限貸等嚴厲的調控政策收效甚微的現狀下,通過抑制土地價格來達到控制房價的目的,或許這正是國土部要整治土地市場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