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16日前往康涅狄格州紐敦鎮,參加為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26名遇難者舉行的紀念活動。“我們敢不敢說已經做得夠好,給這個國家所有的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有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奧巴馬告訴聚集在禮堂的民眾,“過去幾天,我一直在就這一點反思。”
“如果我們對自己足夠誠實,回答是‘不是’,”他說,“我們做得不夠,我們將不得不改變。”奧巴馬說,這個世界會依據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兒童而對它作出評判。
大洋彼岸的槍擊案以及我們這里的刀砍案,受害者都是兒童,這是讓整個成人世界心悸的事實。而在如何對待兒童這一方面,我們需要反思的東西比起那位黑人總統,顯然應該更多。
我們給了他們一個快樂而又意義的人生嗎?回答是“不是”。從教育的角度,我們的孩子已經在童年階段被剝奪了快樂的權力。書包的厚度見證了他們學習內容的密度。從幼兒園開始學拼音、練英語,小學開始整奧數,再到中考、高考的茫茫題海,留給他們追逐快樂的閑暇時間真的很少。
我們給了他們一個健康安全成長的空間嗎?回答是“不是”。我們無法保證那些牙牙學語的嬰童們食用的奶粉的安全,那里面會摻入三聚氰胺;我們亦無法保證那些坐在教室里好好學習的孩子們的安全,總是疏于防范,總是有行兇者悍然闖入;我們也無法保證他們在路上的安全,那些安全不達標的校車成了一些孩子人生的最后一站。
我們給了他們一個有尊嚴有權利的人生嗎?回答是“不是”。一起一起的虐童案,可能在顏艷紅之輩眼中只是游戲,可是對那些孩子們來說卻是心靈上永難消去的烙印;在一些成人眼里,孩子們不僅僅是玩具,更是工具,每逢有領導與會的活動,孩子們總是在夾道歡迎,總是在烈日下曝曬,總是在風雨中等待;還記得熊熊大火中那句“讓領導先走嗎”,在某些時候,我們對這些稚嫩而又鮮活的生命都缺乏尊重。
關于孩子,先要誠懇地提出問題、面對問題,然后才能試著去修改那些不怎么讓我們滿意的答案。可惜的是,在河南光山事件中,在行兇者對孩子逞兇之后,當地封鎖消息,禁止老師接受采訪,干部干私事,玩游戲,稱探討“沒意義”,忙著宣傳光輝業績,這一切,是不是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的源頭?因為,在一些人眼里,這么重大的問題其實不算是問題。
奧巴馬說,這個世界會依據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兒童而對它作出評判。這個觀點與胡適的主張暗合,胡適說要看一個民族是否文明,看三件事:一看他們怎樣對待小孩,二看他們怎樣對女人,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時間。我的觀點是,即便我們不在意外部世界的評判,但是那些天真無邪的兒童、那些有著純凈雙眸的孩子的評判,總值得我們在乎、值得我們在意吧?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是未來。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將脫離懵懂,他們將擁有成熟的心智,他們會以怎樣的眼光觀照自身、觀照社會呢?
為了那一份在乎,那些做得還不夠好的地方,必須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