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江蘇、湖南、以及西安、青島等省市紛紛推出新的城鎮建設規劃,從出臺的規劃內容上看,此次各地規劃在重視縣城、中心鎮,包括協調發展農村的同時,強調了城市群和特大城市帶動作用,“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等概念相繼提出。
省級規劃看重“城市群”的帶動作用
歷時3年修編完成的《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2012~2030)》11月26日提交江蘇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審議,規劃中的一大亮點是江蘇將規劃建設徐州、常州、南京等三個都市圈。
根據規劃,到203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達到80%,形成“一帶兩軸、三圈一極”的“緊湊型”城鎮空間格局。其中“一帶”即沿江城市帶,將建設成為以特大、大城市為主體,以產業提升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重點,空間集約高效利用的都市連綿地區;“兩軸”即沿海城鎮軸和沿東隴海城鎮軸,將建設成為以中心城市為主題,以推動新型工業化為重點,實現快速發展的新興城市化地區;“三圈”即南京、徐州和蘇錫常都市圈。
與此同時,湖南近期發布的《湖南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以下稱“《實施綱要》”)中提出,到2015年,湖南全省城鎮化水平超過50%,并建成長沙等6個特大城市和郴州等6個大城市。
綱要提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以中心城市為依托、以縣城和中心鎮為基礎,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體系。
對于城市中心的帶動作用,有專家解釋說,城鎮建設既可拉動投資,又可釋放社會消費能力,是實現經濟增長穩中求進的關鍵所在。
“副中心城市”成市級規劃新戰略
在省級規劃之外,日前西安市按編制完成的《大西安三個副中心城市規劃》中提出,西安將建設臨潼、閻良、戶縣三個副中心城市,形成“主城區-副中心-組團-小城鎮”的四級城鎮體系,構建特色鮮明的都市框架。
據介紹,臨潼、閻良、戶縣三個副中心城市將成為大西安對外輻射的增長極,是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三個副中心城市還是疏解城市功能的承接地;承接部分主城區功能、吸引人口聚集,疏解主城區人口。通過副中心構建多層次、向外輻射的網絡通道,增強副中心區域的帶動作用。
主導產業鮮明、基礎設施完善、疏解主城區功能、帶動區域發展、經濟發展獨立、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核心是三個副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
11月28日,《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在市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獲得表決通過。新《規劃》既堅持主城空間結構及發展方向的歷史連續性,又全面承接藍色經濟發展國家戰略,在城市性質與職能、城市規模以及城市規劃區范圍、綜合交通規劃等方面實現了優化提升。
其中,規劃將青島中心城區周邊緊密聯系的三市全域(即墨、膠州、膠南)以及大沽河地下水源保護區和青島新機場規劃控制區納入城市規劃區范圍,對6800平方公里的規劃區用地實行嚴格的保護和統一的規劃控制與管理。
近兩年來,國家對于城市化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種種不足更為關心,并提出應對之道。剛剛過去的十八大,更將城鎮化作為“四化同步”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預示著下階段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城鎮化將是未來我國經濟改革的重大任務。”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