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開發戰略中的新區建設,被視為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制度創新的試驗區域。從當初浦東新區的設立到新近南沙新區的獲批,全國各地的新區建設蓬勃興起。對于地方而言,新區建設不僅是為區域發展尋找有本地特色的一個新經濟增長極,也是突破傳統城市功能區框架、發展新型城市模式的一個重要渠道。
武漢大學湖北中部發展研究所執行副主任李光認為,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大板塊經濟發展是區域間城市的共同選擇,分享共同區域資源的城市群板塊需通過“利益共同體”加強合作,實現各地區差異化發展。
不能以犧牲
周邊城市為代價發展
除了承擔本地城市經濟發展的功能之外,如今的新區建設越來越看重與周邊城市的關系協調。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城鎮化和產業區域轉移的推進,新區建設以犧牲周邊城市為代價發展的傳統思路需要轉換為大區域范圍內的城市經濟帶同步發展的創新模式。
“對于中部六省而言,各個區域競爭的存在是必然的,不過從國家戰略角度考慮,只有板塊區域內各個地方加強協作與協同,才可以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整合資源。”在談及新型城鎮化趨勢下新區建設的板塊協同問題上,李光認為,同一板塊區域的城市間需要協調好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建立“利益共同體”,解決區域整體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
據李光介紹,一直以來武漢都被視為中部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城市,是東西部地區資源、信息、技術等交流和交換的戰略結點。不過,由于周邊城市發展與經濟實力不平衡的緣故,武漢城市群發展一直處于結構斷層階段。“實際上,中部六省完全可以立足本地的生態環境形成利益共同體,比如江西鄱陽湖生態方面,是涵蓋幾個省的區域范圍,水域、生態、糧食等方面都具備形成共同利益的條件。”李光表示。
近期發布的《湖北省城鎮化與城鎮發展戰略規劃》明確提出,要謀劃創建國家級新區“武漢濱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規劃提出,濱湖新區建設要重視與水網環境的本身條件相結合,充分利用水網密集地區的景觀環境資源優勢,塑造高品質城市空間,突出生態與景觀環境特色,采取綠色低碳發展模式。
創新協同
助力產業城市集群發展
隨著新區建設蓬勃發展,產業布局方面也已出現東部向西部進行產業轉移的趨勢,以武漢、重慶等為代表的中西部在產業承接過程中同樣出現了對原有產業的“沖擊效應”。
對此,李光認為在區域轉移過程中,東部承接海外,西部承接東部這種簡單的“蛙跳式”階段轉移已經完成,但在產業轉型方面的轉移仍在繼續,先進制造業已經開始向服務業轉移,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移。
“對于武漢等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高端嫁接,將產業承接的門檻提高是目前普遍的做法。依托武漢高科技產業中心的優勢,中部產業發展需要高度重視高技術服務業,本地大型公司也需要從制造經濟逐漸過渡到服務經濟。”李光認為,產業轉移過程中,中部省份而言要根據自身特點,要因地制宜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是如何把科技優勢進行轉化,新興制造業如何通過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在產業選擇方面又必須具有前瞻性。”李光認為,產業升級方面不能忽視人才等創新要素方面的吸收,板塊城市帶內的各個城市需要科技協作促進產業城市群的協同發展,從而將城市經濟帶的板塊效應和資源向周邊滲透。